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81岁的梁增基坚持工作,精神矍铄。
西部网讯 (记者 孙鹏) 农谚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前两日陕西多地迎来了一场雨雪,咸阳市长武县也在其中。
在城郊的农技推广实验基地,一位年过八旬的老者顶着寒风蹲在试验田里,一手拂去麦苗上覆盖的薄雪,另一手用小铲翻出土壤攥了一把,从地里的墒情来看,这场降雪他并不满意。
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并不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与他岭南家乡的湿润多雨相比,在过去的53年里,他对西北旱原常年缺水的土壤墒情远比家乡熟悉。熟悉的原因在与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培育良种,让西北旱原上的小麦亩产增加。
他就是陕西省首批“三秦楷模”、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
53年就干一件事 让西北旱原上的小麦增产
梁增基,扎根西北从事小麦育种工作5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研究员。培育出了小麦品种国审3个、省审4个;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成果奖两项。面对这些成就,不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正是今年已经81岁高龄,至今仍然工作在科研一线的原因。
在“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时代口号引领下,1961年10月,28岁的梁增基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来到长武农技站(现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那个时代,大学生是稀缺资源,为了招呼好客人,老乡端出一碗仅浇了些酸辣水的高粱搅团,虽然酸涩难吃,但已是淳朴老乡们所能拿出的最好食物。“小伙子,你是南方人,过不惯咱北方的苦日子。我东借西借就是借不下面,这碗搅团凑合着吃吧!”
与老乡们的真诚相待一同到来的还有对技术的期望,农技站专门设立了一个小麦品种区域实验点,让他搞起小麦引种工作。
可厚实的黄土地没能给梁增基太多惊喜,经过一番调研,当地小麦产量之低,让他震惊:遇灾亩产平均30多公斤,风调雨顺,最高仅50.5公斤!“为啥种高粱不种小麦,小麦产量太低,所以想让老乡吃细面,吃白馍先要育出好种子!”这是梁增基当时心中唯一的想法。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困难远比想象中多得多。早期梁增基主张引进良种让小麦增产,但1962年、1963年连续发生冻害,小麦冻死率很高。1964年,又发生了严重的小麦锈病,减产70%以上。受到打击的梁增基一想到老乡期待的眼神,一想到村里孩子啃着高粱窝头,暗自告诉自己不怨天尤人,一定要自己动手给相亲育出好品种。
从实验和观察中,梁增基发现:关中的品种不抗冻,北京的品种不抗锈。他开始研究通过杂交技术选择优良基因。但育种说着容易做起难。按常规,育出一个品种,加上实验,要用十二三年!一腔热血的梁增基迎难而上,借了农场两亩地,宿舍作实验室,桌上摆种子,屋梁挂麦穗,墙上贴标签。没有经费,从选材、杂交、观察、收获、脱粒、择种,他都亲自动手。
为了信念 不离农民、不离土地、不离小麦
在这样的努力下,1971年,“7125”和“702”两个品种问世。新品种既抗条锈病、抗冻,也抗旱、丰产。当时,作为主栽品种在咸阳北部和平凉、天水、黄陵等地,累计推广600万亩以上,当年长武县小麦亩产首次跨过100公斤。收获时节,和农民一起欢天喜地碾麦扬场的梁增基,脸上露出了欣慰、自豪的笑容。
此时正值“文革”期间,相关工作在全国都处于停滞状态,一个小小的县农技站能研究成功这样的新小麦品种,让很多专家都感到惊奇。1977年,组织打算调他到陕西的农科院工作,他却没有答应,之所以放弃到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因为他更明白,育种要“不离农民、不离土地、不离小麦。”
1979年,梁增基研究出抗锈、丰产的秦麦四号,迅速覆盖了咸阳北部、陕甘6个地市,年种植面积达150多万亩。用杨凌育种专家李璋的话来说:“把锈病挡在了西北。”
1984年,旱塬第一个半矮秆高产抗旱品种“长武131”选育成功,不仅抗锈病,抗倒伏,亩产还达到400公斤,实现从低产到高产的品种转折。
1994年,梁增基又用独创的幼嫩种子低温催芽并春化后作夏季自然加代的方法,培育出高抗条锈、白粉、叶锈、叶枯等病的半矮秆、抗倒高产的新品种“长武134”。
2001年,优质多抗高产的“长旱58”呱呱坠地。2004年10月国家审定后,被列入农业部“863计划”和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开发。丰产和多抗性的特点,让长旱58号亩产达500公斤,创陕西旱地之最。
尽管2005年梁增基已经退休,但为了他热爱的小麦育种事业,如今他依然在工作。所培育的新品种“长航一号”今年刚刚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武小麦亩产跨过150公斤,渭北旱原乡亲们嘴里“要想多打粮,赶紧找老梁!”的流行语。到30年都种梁增基培育小麦品种的丁家镇十里铺村民张万玉说“种老梁的每个新品种,产量都增加!老梁是旱塬农业的功臣,也是我们最爱的育种专家!”
乡亲们朴实的情感没有变,梁增基心中的增产信念也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