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举办书画摄影活动
举行文化三下乡
西部网讯(通讯员 谭海波 杨宁)沐浴着初冬明丽的阳光,走进宁陕县广货街镇文化站,两层楼里,阅览室、培训室、多功能厅等一应俱全;大厅的墙壁上悬挂着书法作品,紧邻的培训室内鼓乐响器、琴弦丝竹样样齐备,汉调二黄自乐班社的队员们正在排练……这是该镇建设标准化文化站带来的变化,也是宁陕加快文化兴县建设的一个缩影。
有“绿都”等众多美誉的宁陕县,在全力推进美丽宁陕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快文化先兴县步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县文化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和谐持续发展。文化建设犹如化雨的春风,在秦岭腹地涌动起滚滚的春潮。
强基础,文化惠民
秦岭腹地的宁陕,山清水秀,多籍杂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该县坚持同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文化建设,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文化兴县”发展战略,先后出台制定了“旅游富民、文化兴县”实施意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每年实施一轮文化兴县五个一”工程。
以文化兴县为动力,一项项文化惠民举措,勾勒出宁陕发展的经典画面。创建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创建成全国卫生县城,生态园林县城、文明县城创建正扎实推进。全国贫困地区第一个实行15年免费教育,创建成全省教育强县和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全市第一个进行公立医院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连续四次受到省政府表彰。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扎实推进科技工作,建成全市首个少年科普馆。
宁陕县将文化事业的投入纳入财政预算,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长。建立文化事业建设专项基金,每年由财政拿出300万元用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积极争取积极争取中、省设项目资金支持,结合实际大力招商引资,初步形成了财政投入为主体、招商引资为补充的文化建设投入机制,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投入保障。
该县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和阵地建设步伐,县城先后建成了文化大厦、滨河公园、全民健身中心、文化长廊,县文化馆和图书馆迁入文化大厦,给开展文体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县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在农村,12个镇建成13个文化站,98个村级(社区)文化活动室,起点高、功能全、服务好、管理严,深受群众欢迎,走在了宣传教育群众、普及文化知识的时代前沿。
以县文化单位为中心、以乡镇文化站为纽带、以村文化室为基础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为文化惠民搭建平台。宁陕县加强电影放映和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等重点公益文化建设,健全完善了县、镇、村(社区)三级文化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充分发挥“两馆一站”的主阵地作用,文化馆常年开展书法、声乐等培训活动,图书馆在学校等单位建立馆外图书馆和“你读书我买单”活动形成特色,文化站结合地域特点发展组建自乐的文艺班社成为亮点,实现了免费开放百分之百的目标。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工程实现了全覆盖,通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5%。
“过去农闲没地方去,我们只能看电视、打麻将;如今文化站设施齐全,还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我们可以上网看书、跳舞唱歌。”四亩地镇四亩地村村民刘女士说。
旅游文体赛事
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彰特色,文化乐民
每当夜幕降临,漫步在宁陕县城,交谊舞、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人群攒动来。在农村,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唱花鼓戏等传统民间文化活动遍地开花,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文化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该县积极整合文化资源,把民间文艺团体、传统文化节目、文化下乡等结合起来,开展“送演出到基层”活动,精心编排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文艺节目深入到全县12个镇进行巡回演出。以文艺演出和民间文化为重点,组织开展文化进村组、进学校、进社区,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社区文化多姿多彩并形成特色。几年来,累计送送电影3000余场,送戏下乡60场次,送图书下乡4000余册,送春联10000余副。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让汉调二黄、陕南花鼓、皮影等民间文艺表演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如果说文化下乡丰富了群众生活,那么各类节庆活动则打造了“欢乐城乡”的文化品牌。建立县城中心广场“月有常规、季有主题、年有规模”的活动运行机制。宁陕县结合重大节庆日,开展民间文艺展演、广场舞书画美术作品展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相继举办了“欢乐城乡”群众文艺汇演、歌咏比赛和歌手大奖赛等主题文化节会。节庆主题文化活动以其新颖的形式、便捷的参与方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短短的三年时间,全县的文化节庆活动呈井喷式发展,演出240场,参演百姓近4000人次,观众超过10万人次。
寓教于乐和培育文化精神是宁陕县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显著特色。开展“理论热点上舞台”活动,让广大群众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接受形势政策任务教育。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美德,着力在全县形成文明风尚,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最美宁陕人”评选活动,先后涌现出了李德现、白发奎、苟玉学等一批道德模范,在全县形成了文明进步、和谐奋进、干事创业的新风。
提及群众文化活动,城关镇城北社区居民李安丽高兴地说:“县上组织开展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该县还大力支持组建各类文艺社团和自乐班社,制定出台了“文艺精品创作奖励扶持”和“文艺社团评星定级奖励”办法,发展壮大民间文化队伍,加强对业余文艺骨干队伍培训,提升文化队伍业务素质,使之成为城乡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奖励扶持机制,激发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20多件作品在省、市展中演获奖。
社区广场舞
太极拳
重融合,文化富民
宁陕县积极探索实践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了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走出了一条使“文化力”真正成为经济发展“内核”的兴县富民之路。
该县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以入驻企业为主体,加快旅游景区文化设施建设。与省美协合作建设的大秦岭艺术创作中心主体工程竣工,省作协、省散文学会、安康诗歌创作中心三个创作基地在宁陕落户,秦岭峡谷漂流景区建成了秦岭地质博物馆,与陕西爱乐乐团签订了共建音乐文化教育基地项目,涵盖美术、音乐、文学3个领域的大秦岭创作基地正在悠然山、朝阳沟、大蒿沟等旅游景区积极筹备。实施了“文化提升工程”,启动了五郎关文化长廊和皇冠镇文化一条街建设,在广货街镇蒿沟村建成了农家乐信息化示范点,对农家乐的标示系统和文化元素进行了整体包装。
让文化活动与旅游赛事“联姻”,是宁陕经济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先后推出了中国·秦岭(宁陕)峡谷漂流、狩猎射击、山地越野、山水摄影、山地音乐文化节五大文体赛事活动,借体育比赛和特色文化的魅力增强宁陕旅游的吸引力。邀请省内外著名作家、学者走进秦岭(宁陕)采风、创作,开展“名人写秦岭(宁陕)”、“秦岭笔会”等活动。相继举办了学创作、视频创意、书画摄影作品有奖征集大赛,“走进宁陕”系列新歌发布会,编印了文学集、音乐、摄影等作品合集。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使宁陕的美誉度越来越高。
该县招商引资200多亿,突出打造了“三区两漂一园一城”特色旅游产品,初步形成了“两线三环六区二十点”旅游开发格局。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十里长峡、秦岭会客厅、秦岭峡谷漂流、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暨国际狩猎场、汶水河漂流和苍龙峡溯溪探险等风景名胜令人心旷神怡。
围绕旅游产品的打造,宁陕县大力招商引资,培育了一批民营文化旅游企业和特色文化企业。引导文化旅游企业集聚,发展影视、演艺、书画、体育休闲和旅游商品等文化产业。全县文化经营单位已达32家,其中旅游文化企业12家,从业人员共计2500余人,注册资本达到50多亿。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呈现出了比翼齐飞的喜人景象。文化、旅游企业和农家乐如“雨后春笋”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元至10月,全县接待游客310.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7.52和19.87%;文化产业增加值1.637亿元,占GDP的 1.4 %,同比增加31.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图书馆阅览室
文化讲堂
县城广场舞
新建的图书室
自乐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