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科甲巷的前世今生
在江南馆街考古发现后,根据文献记录和考古成果,考古人员确认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是个商业区,这表明红星路广场地段在千年以前就是商贾云集的繁华地带。
“科甲巷”的名称,得自清朝。1786年,从四川各州府县来成都参加乡试的宋代大儒后辈子孙商定,在此购地建立朱熹宗祠。因旁边已有北打金街,故取“登科中甲”中“科甲”二字作为祠巷之名。随后从省内各地而来的考生为了图个好兆头,都要来此参拜,由此带动商业发展,科甲巷很快成为成都最热闹的街巷之一。
明末清初,科甲巷越发兴盛。春熙路的修建,也正是在科甲巷商贾云集、人满为患的情形下,为缓解科甲巷的压力而为的。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获悉,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正科甲巷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旧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出土了唐宋时期的成都街坊遗址。其中,一段保存完好的唐代排水渠尤为引人注目。目前,在花去10余天对一砖一瓦进行精确标记后,这里发现的唐代水渠已经被拆除,未来将在成都博物馆进行复原展出。
挖掘现场
历经千年 唐代排水渠重现碧波
今年6月初,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即将展开基建的一医院旧址进行了例行考古发掘。在面积约800平方米的工地上,工作人员先是清理出大量明清时期陶器、瓷器、小型石像和两口水井。早在1995年,与这处考古工地仅一墙之隔的伊藤洋华堂建设工地就曾发现过唐宋时期的大型地下排水系统。因此专家当时就推测,科甲巷很可能发掘出唐宋地下排水系统。随后,考古人员进行深度发掘,果然有了重要发现。被编号为G8的排水渠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9.2米,渠体部分口宽1.64米、底宽1.14米。渠内的填土中,包含着大量瓦砾和瓷片。
超过1米宽的水渠,在现代城市中也并非随处可见,由此足可见唐代人的前瞻意识。从发掘情况看,水渠的砖壁在修筑时,还预留了多个出水口与其他小型暗沟相通。考古现场领队易立介绍,“这应该是当时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干渠部分。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应该修筑于唐末五代,最后在南宋末、元初废弃。”而水渠旁,则能看到砖铺的街道和水沟以及街坊的布局。“这条水渠工艺很高,说明早在唐代,成都就已经具备了发达的排水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理渠内堆积的泥土后,这条历经千年的水渠中,又重新显现出碧波荡漾的场景———但这并非意味着这条水渠“死而复生”。易立介绍,水渠中的水流,来自渗漏而来的地下水。历经千年春秋,与这条干渠相连的暗沟早已淤积,无法发挥功用。
昔日繁华 与江南馆街遗址相关 见证成都千年繁华
正科甲巷的这段遗址,和不远处大慈寺江南馆街的唐宋街坊遗址格局颇为相似。易立介绍,正科甲巷遗址的年代主要集中于唐末五代至宋元之交,所体现的文化面貌与其东南方向的江南馆街遗址相近,且两个地点发现的部分遗址之间也存在联系,对于研究唐宋时期成都的城市格局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7年10月,江南馆街在工程建设中发现极为重要的唐宋时期遗存。唐、宋时期的成都社会经济繁荣发达,享有“扬一益二”、“天下繁侈”的美誉,江南馆街遗址的发现,为此提供了极为有力的物证。唐代末期高骈扩筑罗城,使成都城从原来东西(大城、少城)并列的“日”字形布局,向内城外郭的“回”字形布局转变。至今,成都市内环路以内的东部、北部依然可以隐约见到唐宋以来的里坊布局,有如棋盘。根据从遗址发现的道路、水沟、房址等建筑分析认为,正科甲巷遗址和江南馆街遗址所处位置,均应为成都城唐宋里坊的一部分。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毅介绍,“从这些城市下水道(排水渠)、街道等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可以看出,成都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
异地保护 巴掌大的唐代砖块,装了满满两卡车
成都商报记者获悉,由于正科甲巷遗址发掘面积不大,而且和江南馆街遗址所体现的文化面貌相近,与江南馆街遗址所采用的原地保护———用玻璃覆盖并展出的方式不同,正科甲巷遗址将采取“异地保护”的方式。目前,拆除、转移工作已经完成。
所谓“异地保护”,是将水渠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整体拆除后,在异地进行复原。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与现代水泥管拼接而成的下水道全然不同的是,这条历史悠久的唐代排水渠,是由一块块只有成年男子巴掌大的砖块拼建而成。易立介绍,为此,在拆除水渠前,需要对每一块小砖块进行标记、登记在册,这样,在运送到目的地后,才能完整复原它千年之前的样貌。其难度,可想而知。
运输这些唐代砖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了解,被拆解后,这些唐代砖块被放置进专用的木箱,箱子中用泡沫进行缓冲,避免损坏。拆下来的砖块“零件”,足足装了两卡车。
成都商报记者获悉,这条承载了千年历史的水渠,将在成都博物馆复原,相关出土文物也将在博物馆展出,届时市民可一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