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记者 文艳)昨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该馆新征集的一通唐碑。碑文中使用了大量武则天时期所造的文字。据悉,这是碑林博物馆征集到的首座唐武周时期碑刻。
碑林博物馆馆长赵力光介绍说,这通石碑是该馆文物征集人员在长安区航天大道附近一处工地征集的,当时已经断成了两截;经初步修复粘接,确认该碑为唐郢州刺史杨府君之碑。这种石碑是立在墓前的,而不是墓室内的墓志,所以保存如此完整实属难得。该碑高300厘米、厚32厘米、最宽处102厘米,碑额碑身连在一起,其中碑身高185厘米,碑额篆书题“大周故郢州刺史杨府君之碑”,碑文楷书,共计34行,行62字不等,碑文共计2500余字。
据碑文记载,碑主姓杨,曾祖杨播,后魏曾任广平王记室散骑侍郎,鲁阳郡守。祖杨超,后魏拜左光禄大夫,骠骑将军,平阳郡公。父杨荣,后周任司辂大夫、车骑将军,文、邓二州刺史。碑主于隋大业十年(615年)始任右屯卫,后来曾随隋炀帝征讨辽东,归唐以后,也多次跟随唐高祖、太宗参加了隋末唐初平定全国的战役,后官至左光禄大夫,贞观元年,封沁源县开国男、郢州刺史等职。贞观十八年死于长安城,享年61岁。684年,其次子杨玄敏将其迁葬于唐长安城南的凤栖原。
由于碑中使用了大量武周时期特有的文字,因而可以断定立碑年代在武周时期。专家介绍,武则天所造的文字有18还是19个,目前业内争论不一,在该墓碑上,则至少出现了5个则天文字,分别是“天”、“地”、“日”、“月”,还有“授”。其中,“山水土”叠在一起,等同于现在的“地”字;“天”字看起来则像现在的“而”字。
遗憾的是,因为碑刻表面的缺损,碑主的名讳尚不得知,专家还将做进一步的研究。作为一通刻立于唐武周时期的碑刻,碑文中使用了大量武则天时期所造文字,为研究这一重要文化现象提供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