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金秋十月,走进石泉,林莽苍郁,瓜果飘香,蓝天白云显得特别清纯;亲近汉江,河水清澈,溪流潺潺,鱼虾畅游,真是让人流连忘返。难怪石泉人自豪地说:“我们住在汉江边,吃的是绿色食品,喝的是清醇山泉,望的是蓝天白云,吸的是新鲜空气,幸福生活赛神仙。”
近年来,石泉以创建省级生态县为抓手,以保护汉江流域水质安全为核心,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工程,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该县也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心中有绿色,崛起“生态王国”
石泉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县内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5.8%,汉江流长58.5公里,水储量达13.52亿立方米。是将这笔丰厚的资源变现为直接的经济效益,还是守住资源护得一江清水向东流?面临艰难抉择,石泉县从长远大局利益出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坚守青山绿水,捍卫生态环境,维护主体功能,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
该县邀请专家指导编制了《石泉县生态县建设规划》,相继制定出台了《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实施方案》和《汉江水质保护三年行动方案》,坚持把生态县建设和汉江水质保护工作纳入各镇、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和重点督查内容,进一步强化环境执法,加大奖惩力度和责任追究。同时还组织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在全民中倡导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努力把生态环境建设和汉江水质保护工作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年来,石泉县财政直接投入资金4.1亿元,同时整合各类资金20多亿元,实施生态工程项目62个。先后建成了县城两厂(场)和杨柳水保科技示范园、湿地公园、秦巴风情园等生态项目,实施了汉江综合治理、丹江口库区上游水土保持以及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智慧石泉”汉江水质保护工程,治理水土流失525.33平方公里,受保护地区占县域面积的88.7%以上,全县11个镇全部达到省、市级以上生态镇建设标准并获得命名,汉江石泉段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饮用水二级标准以上。
手中亮黄牌,奏响“环保乐章”
“不依法履行环境监管职责,对向水体排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畜禽粪便、船舶残油废油和其他污染物造成较为严重后果的将实施黄牌警告”、“对水环境及涉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违法行为不按照职责分工依法查处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将实施一票否决”……石泉县出台了汉江水质保护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认真履行责任、造成汉江水质破坏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和责任追责。
为护得一江清水长流,石泉县对境内的汉江和相关支流以及城乡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坚持把强化环境执法作为防止污染事件发生和生态县建设的第一抓手,加大对“一江两湖”、饮用水源保护区、居民聚集区、风景旅游区等重点区域的化工、缫丝、矿山、水泥企业等重点行业的执法检查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危险废物集中整治等13项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出动环境执法人员3170余人次,检查各类企业、工地、服务场所332家,依法责令整改62家,行政处罚6起。突出汉江水质保护,专门组织执法力量对11个镇沿河环境问题开展不定期监督巡查,对3个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限期整改,
围绕“山水园林、宜居休闲”的城乡建设目标,全面实施了绿色工程、清洁工程、美丽乡村工程等生态建设工作。建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和天然气应用体系,实施了县城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提升、汉江沿线集镇(社区)垃圾、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在县城、北辰森林公园、滨江公园以及农村集镇建成生态休闲公园广场近40个,街边绿地星罗棋布,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3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61平方米。
秉持生态移民理念,以集中安置为主,扶持引导农民下山、入川、进镇、到城搬迁居住6660户24980人。捆绑实施了改厨改厕、安全饮水、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配套项目,建立了一体化、无害化污水垃圾处理机制,对县城区的生活垃圾、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在镇村实行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模式。移民安置点房屋整齐靓丽、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从根本上消除了山区群众分散居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循环中发展,建起“绿色银行”
初秋时节,在云雾山镇秋树坝村,只见成片的核桃树上已经挂满了沉甸甸的核桃。种植大户罗显林说,他承包了15荒山坡地种植核桃,现在已经开始挂果,今年采收的鲜核桃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据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县千亩以上的核桃专业村已达12个,3000亩以上的基地村3个,全县已发展良种核桃园22800亩。
罗显林种植核桃创建“绿色银行”是石泉县为保护汉江水质,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该县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富硒”农业品牌,建成以蔬菜、杂粮、林果为主的各类生态农业基地24.51万亩,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16个,发展猪-沼-桑(菜)高效循环农业园区9个,获得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6个,建成万吨生物有机肥厂2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比重达到52%以上,形成了以蚕桑、畜牧、蔬菜、茶叶以及区域性特色产业多元并重的生态农业发展格局。
走进石泉,不仅看到了满山的绿树果实,在城乡还看到了络绎不绝的游客。石泉县围绕绿色主攻旅游强县发展,大力挖掘“山水洞峡滩城”等丰富的生态人文旅游资源,先后建成燕翔洞、中坝峡谷两个4A级景区和后柳水乡、子午银滩、县城古街和后柳、熨斗古镇等文化旅游街区,启动了云雾山鬼谷岭5A级景区建设,着力打响“秦巴水乡、石泉十美”品牌,吸引了大批游客来石泉旅游观光。去年石泉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50万人次,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长效绿色产业。
该县还坚持“园区承载、产业集群、低碳环保、循环发展”的思路引领工业发展,先后打造了古堰、池河两个工业聚集区,严格执行生态准入制度,大力引进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新型企业,关闭高耗能企业8家,淘汰落后生产线2条,完成污染治理工程22项,初步形成了绿色能源、生态旅游、丝绸服装、富硒食品四大工业体系。目前,全县培育规模工业企业近50家,县域工业步入循环发展快车道。(记者 安天 通讯员 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