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碛塄农业园区:红枣敲开致富门 龙头托起腾飞梦
筛选
加工
收获
府谷县南部的黄河沿岸乡镇,得益于丰富的水资源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栽植历史,成为了全县红枣的优生区和主产区,全县8万多亩枣林主要分布于此,其中,又以碛塄农业园区的红枣最为著名,这里的红枣核小肉厚,油性大,富含蛋白质、糖、维生素C等多种有益物质,营养丰富。近年来,园区着力发展红枣产业,目前,红枣种植面积达11070亩,正常年景年产红枣400余万斤,人均红枣年收入达3000元,红枣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技术扶持
传统产业注入活力
过去,由于传统的枣园老龄化严重,碛塄农业园区的红枣产量低、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不强,出产的红枣无论在价格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和红枣新品种相比,枣农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影响。
面对这一困境,今年碛塄农业园区一期投资50多万元,在杨庄、郝家寨、柳洼等村租借100亩老枣园,重点建设矮化密植枣园示范基地,引进“子弹头”、“七月鲜”、“早脆王”、“新金4号”、“伏蜜脆”等5个新品种。二期预计投入80万元,主要用于遮雨棚建设和嫁接、围栏、管护等,预计两年后可到丰果期。
碛塄农业园区书记何乃平介绍,本次枣园改造所需的苗木、接穗及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劳务费用全由园区管委会提供和支付。在管理方式上,由园区管委会向村集体承包所改造枣园,承包费用每年每亩400元,期限为5年,5年后枣树成长壮大、产量提高后,枣园返归村集体经营,这在根本上解除了枣农的经济负担和后顾之忧,也成功实现了过往在枣树经营中“散兵游勇”的局面,实现了统一、科学的管护现状。
龙头引领
农民增收梦想成真
过去,由于没有加工企业和市场保障,碛塄农业园区的枣农们只能提着篮子沿街低价叫卖。由于销路不畅,红枣经常大量烂掉,群众一年的辛劳都打了水漂。对此,园区的管理者从未放弃过探索,最终确定,只有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搞红枣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让群众的枣树变成“发财树”。
早在1999年,碛塄农业园区民营企业家郝彦飞、郝彦云兄弟依托当地红枣这一优势资源,率先组建成立了府谷县花乌枣业有限公司,2009年又成立了枣乡情枣业有限公司,使碛塄的红枣加工走向了专业化和规模化。目前,仅枣乡情公司年生产红枣500余吨,产品除了在本地销售外,还在西安、北京等地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产品销量逐年增加,知名度也在显著提高。
现在的园区,以花乌、枣乡情、绿宝园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壮大,已发展规模企业7家,年产值3500多万元,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380多人,产品有无核贡枣、紫晶枣、熏枣、秘制干枣、糖枣、滩枣、脆枣、酒枣、海红海棠果脯等十几个品种。除此之外,园区境内许多农民还自发整合力量,组建了多个红枣合作社。
合作共赢
红枣产业再上台阶
经过多年的磨练,府谷县以碛塄为主的红枣加工企业现已初具规模。目前,枣乡情公司一千吨的大型气调库已投入使用,正在引进红枣饮品、枣粉等红枣深加工生产线。绿宝园公司启动500吨红枣、海红果冷冻库建设项目。
碛塄农业园区的红枣加工企业家们于2013年牵头成立了府谷县红枣协会,是一个集红枣科研、技术推广、种植、加工、贮存、运输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由红枣加工企业牵头,销售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而组成,现有会员66人。它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该县红枣产业的发展进程,成为增加地方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今后,协会将充分发挥作用,争取将府谷碛塄红枣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红枣业内的知名品牌,实现“红色产业、绿色产品、金色品牌”的发展目标。
如今,府谷县红枣产业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相辅相成,基地、品牌新龙头企业交相辉映的产业发展体系,使当地数万枣农走上了致富路,特别是沿黄乡镇碛塄农业园区、王家墩、武家庄和府谷镇等,红枣收入占到当地农民收入的六成以上,正在逐步改变着农民守着“摇钱树”过穷日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