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访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
201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河北博物院围绕主题开展钻木取火、人工钻孔等形式多样的互动宣传活动。
本报记者 翟 群 刘修兵
今年6月9日,河北省博物馆升级挂牌为博物院,站在了新的高度和历史起点上。在硬件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河北博物院将从哪些方面提升软实力?对此本报专访了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
问:通过此次升级,河北博物院具体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
答: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是河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4月,馆址设在保定古莲花池院内,1982年搬迁到省会石家庄,借用河北省展览馆办公并举办展览。1986年展览馆、博物馆合并改建为河北省博物馆,次年正式开馆。2006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在石家庄原馆区南侧开工扩建,投资6.2亿元,于2013年6月8日以崭新的风貌对观众试开放。扩建后的总建筑面积为53128平方米,展示面积为22216平方米。从服务功能上大体划分,南区为基本陈列展区,集中展示河北的古代文化文明;北区除“百年掠影——近代河北”陈列外,其余场馆为临时展览展区,以举办当代文化艺术、社会热点透视、国内外文物交流及其他各类临时展览为主;连接南北区的阳光大厅为观众休闲服务区,具备购物、休闲、茶歇等功能,未来还将有餐饮功能。
自2013年6月8日试开放一年来,在广泛征求和吸纳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河北博物院先后开放了“北朝壁画”“曲阳石雕”“名窑名瓷”“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等八大精品展览,展出文物5000余件(套),展现了河北历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新馆建筑雄伟大气、格调高雅,陈列展览品位高雅、底蕴丰厚,展示手段先进科学、人性合理。
问:通过参观新馆我们看到,所有的展柜都特别透亮,几乎看不到反射出来的人影和杂光,让展厅显得非常静谧。这是否是新馆建设的一个亮点?
答:这是因为河北博物院展厅内全面应用低反射玻璃,这种大面积使用在全国尚属首家。这种低反射玻璃集高透光、防止紫外线和安全为一体。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低反射玻璃可以降低环境光的干扰,减少屏幕反光,提升文物的展示效果和观众的欣赏体验;二是因为我院有众多的国宝级文物,这种低反射玻璃具备阻挡紫外线及有害光的作用,配上整个展柜系统,形成良好的文物保护环境,使文物得以长存。
问:“硬件”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那么接下来就是自身队伍“软件”上的提升,博物院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方面有什么新的设想和具体活动?
答: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退休的花甲老人,都可以到博物馆来参观学习,可以说博物馆与公众是相伴成长,终生相伴的,而且不同的人生阶段,观后的收获也不一样。这就是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的神奇之处。
河北博物院以展览、藏品资源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
一是自201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起,每周日推出“文博讲坛”大型讲座活动,聘请省内外专家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至今已经推出20期。
二是针对未成年人开辟学生教育第二课堂,举办“其乐无穷亲子游”体验活动,适合未成年人年龄特点的讲解内容,激发参观兴趣与热情。面向6至9岁的小朋友,推出“博物馆里的动物世界”趣味参观活动;针对8至12岁有水粉画基础的少儿,开展“小小美术家 快乐临壁画”教育活动,由美术老师志愿者在展厅现场授课,进行指导教学;为更好地开展少儿教育项目,设置了“快乐学堂”,计划设计多种形式的教育项目及家庭亲子活动,使博物馆成为公众学习探索的乐园。
三是配合重大节庆和纪念日举行活动。201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围绕本院藏品在博物馆广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形式集讲解、演讲、表演、鉴赏、答题、动手体验等为一体。2014年全国助残日,与省残联一起组织残疾运动员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在第9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还组织了志愿者、共建院校师生等赴北岳庙、定窑遗址、河北省考古重点项目曲阳田庄大墓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公共考古活动等。
四是常年开展馆外社会教育服务。如制作了“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河北博物院入展文物十大珍宝”等便携式展览,深入市内的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巡展;推出“歌声中的峥嵘岁月”和“光辉的旗帜 血染的风采”等主题巡讲服务百余次,深受社会欢迎。
五是广泛开展社会合作。针对校本课程设置活动,使小学生定期从教室走进博物馆,让古人的审美和智慧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的血脉里;与中学的合作主要与历史课挂钩,要把部分课堂搬到博物馆;而与大学的合作是更深度的。大学生尤其是历史专业的,不仅可以到馆近距离参观学习,而且博物馆可为他们提供部分不对外开放的文物和文献进行研究学习、做科研课题研究等。
六是2013年在原有志愿者的基础上,启动了新馆试开放以来首次大规模志愿者招募活动,通过招募、面试以及培训,201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河北博物院首批40名志愿者正式上岗服务,这些穿着红色坎肩的志愿者成为博物馆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问:作为一座地方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将如何突显燕赵大地的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
答:河北博物院根据河北发展历史脉络以及文物藏品情况,经过反复论证,新的陈列体系不再面面俱到,而是从河北文物特点出发,撷取一颗颗明珠,串起河北历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河北博物院基本陈列体系分为历史和艺术两个系列,共九大常设陈列,为“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赵故事”“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百年掠影——近代河北”“北朝壁画”“曲阳石雕”“名窑名瓷”。我院将以“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两个“中山国”文化陈列为宣传和推介重点,全力打造具有河北地域特色的人文历史(文物)文化品牌,积极向社会进行推介和广泛宣传。
问:媒体评价“河北博物院的开放是河北省博物馆事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作为领头羊,博物院将如何为全省的文博事业贡献力量?
答:作为省级爱国主义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北博物院担负着宣传全省历史、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的重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河北博物院将继续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领域,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尤其是加强对省内博物馆、纪念馆等相关业务工作的指导与帮扶。如帮扶保定曲阳北岳庙博物馆完成基本陈列的后续项目,举办“北岳文化”展览,对讲解员进行培训;帮扶衡水武强年画博物馆完成基本陈列内容设计,完善陈列大纲,合作开发文化产品,对艺术设计人员、讲解员进行辅导培训;帮扶习三内画博物馆在文化商品销售、展览等方面进行指导等。
问:作为一名博物馆当家人,您心目中理想的博物馆是什么样子的?
答:博物馆在历史的民族的记忆中和未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心目中的博物馆应该是这样的,它不仅是收藏文物、陈列展品的地方,更应该是观众参与、交流互动的地方;不仅是进行参观旅游、休闲娱乐的地方,更应该是提高素养、提升品位的地方;不仅是公众了解过去、学习历史的地方,更应该是寻求真知、探索未来的地方。将来公众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应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参观博物馆应成为广大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