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2013年11月,福田区代表深圳市取得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资格。一年来,福田区由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张文和区长王强组成“双组长”,将示范区创建与全面深化改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重要工作紧密结合、统筹推进。
这一年,福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行制度创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并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了以“十大文化功能区”为核心的创建规划,以改革的姿态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开放性、特色化,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走出一条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利、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创造的新路子,为全面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改革提供“福田样本”。
“一公里文化圈” 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与亲民
去看孟京辉经典大戏《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还是深圳本土原创话剧《给“人肉”穿上衣服》?最近,家住福田石厦的刘小姐陷入了甜蜜的烦恼。
记者了解到,2014年福田区主题文化馆艺术节从10月中旬持续至11月底,其立足福田区七大主题文化馆,连续奉上22项40场精品演出,涉及话剧、舞蹈、国乐、曲艺相声等。
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品的公共文化服务,对于福田来说,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2003年,福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一公里文化圈”,重在解决基础文化设施。目前,福田区共有“市属重大文化设施—区属主干文化设施—街道、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三级网络设施391个,设施总面积达33.4万平米,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507平米。
十年过去了,“一公里文化圈”业已建成。但拥有高标准硬件设施的同时,如何将现有设施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福田也面临着新的抉择与挑战。
又一个十年,如何发展,怎么样让辖区居民能便利使用已有公共文化设施?对此,福田区的做法是:向改革要答案!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打造“十大文化功能区”。
“十大文化功能区”
公共文化天地的放大与延伸
今年以来,通过积极整合辖区文化资源,福田将“一公里文化圈”升级为主题文化馆、图书馆阅读、博物馆、文化广场、公园文化、公共艺术、地铁文化、现代戏剧、街道特色文化,数字文化等“十大文化功能区”,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升级版。
从“一公里文化圈”,到“十大文化功能区”,改革,并不只停留在字里行间。
设施建好了,不等于公共文化服务就建好了。就如何提高场馆使用率,改善建设运营状况,使其更贴近普通老百姓,福田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福田目前有七个文化主题馆,单以一个区而言,在国内也是领先的。但全区有160多万人口,文化设施无论如何建设,与人口总数相比也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将各种文化要素分门别类,丰富其内涵,扩展其外延,从而实现现有资源效益的最优化、最大化,也是我们思考的出路。”区文体局局长简定雄说。
今年,福田区与各职能部门、市地铁集团及市公园管理中心等签订了“十大文化功能区”目标责任书,将创建任务细化落实到各个责任单位,强力推动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年来,福田区“十大文化功能区”建设初见成效,“3传统+3室外+3特色+1”的十个功能区建设亮点纷呈。
深圳地铁,日均运载着约290万人次,抵达这个城市的四面八方。“地铁小说大展”,则让文化插上翅膀,在地铁空间里飞翔。在地铁墙面、路面,不经意间,你就会看到深圳作家为地铁创作的诗歌、小说,与地铁有关的电影,甚至是快闪的音乐会、真人秀。
“十大文化功能区”的设置,使得文化场地的定义得到了无限的放大和延伸,物理空间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在这里,公共文化服务不单单是只存在于传统的方式和场地,而是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外延。
要素“标准”分门别类
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创建中,福田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作为主攻方向,以此来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在福田,你可以在全亚洲最大的独体书店——中心书城里泡上一整天,也可以加入慈济阅读会、三叶草阅读会、深圳读书月里,找寻你的兴趣;你可以买票进场馆,饱览孟京辉戏剧福田演出季,也可以去往莲花山公园,欣赏“莲花山草地音乐节”;你还可以步入下沙博物馆,领略本地的民俗文化,甚至打开手机微信,免费预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
而今,对生活在福田的居民而言,一些看似遥远的公共文化服务,其实在身边就已唾手可得。从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到广场、公园、地铁,从特色街区到数字智能平台,无论老人还是小孩,白领精英抑或是社会草根,都可以在“十大文化功能区”这片广阔的文化天地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共文化服务。
记者获悉,福田区今年还积极投身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改革,成立福田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着手制定“福田标准”。
据悉,公共文化服务的“福田标准”结合福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目前已制定了10方面118项246个指标,涵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保障、技术和评估四大领域的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与文化部国家东部验收标准6方面30项76个指标相比,更全、更细、更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