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 高小军
深圳在不断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开创着公共文化建设事业的奇迹,从“文化立市”到“文化强市”,从“图书馆之城”到“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对于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福田,深圳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与时代担当,2013年11月获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示范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肩负起为深圳乃至全国探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使命与责任。自创建以来,福田以建设“十大文化功能区”、建设福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升级版为总目标,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建设,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集团管理、统一策划、连锁运营”的全新运行机制,实现了福田在寻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深层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文化功能区”以是否实现和达到公共文化的功用和效能、是否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作为是否纳入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规划、设施建设、经费保障、绩效评估的标准和依据。福田“十大文化功能区”首次将包括地铁、公园、广场、街头等公共空间的公共文化资源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推出“文化+体育”“文化+教育”“文化+民政”等“文化+N”示范区共建模式,打通行业和部门壁垒,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整合不同行业、部门的公共文化资源,让那些长期处于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规划、投入、建设的盲点区域,成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凸显了福田在创建示范区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以公共文化需求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另一方面,突破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长期以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为依据的划分方法,解决了文化部门职能转变相对滞后、文化机构设置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问题,拓展了传统文化部门的服务内涵与外延,丰富和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供给体系。“十大文化功能区”的提出和建设,是福田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与实践的“福田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创建中,福田区通过设立文化议事会、示范区文化理事会、公共文化机构理事会等新型运行机制,为政府文化战略、文化行政部门和公共文化机构提供决策、参考、执行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议事会机制贯穿创建示范区的整个决策与执行过程,是对政府及其直属文化事业单位包揽公共文化服务从决策、生产到评估全过程的一元化服务供给制度的根本改变,从而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与效能提升。
福田区还通过设立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个亿撬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通过相关课题研究,借鉴和调研香港公共文化社会化运作的经验,找准激活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供给的关键节点,最终形成具有实操性的“1+N”系列制度文件。这一系列有关公共文化社会化参与的研究和实践,将极大促进由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唱独角戏的传统文化管理模式向政府、社会、市场、市民多元主体协商互动的现代文化治理模式的转变。
从“十大文化功能区”建设到突出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设计,从文化管理到文化治理,深圳福田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肩负起探索国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责任担当,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文化资源,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协调机制,主动寻求一种创造性的文化增生范式,探索出符合现代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文化治理理论与实践,形成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福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