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本报记者 诸葛漪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著名演员吕凉的戏剧工作室入驻闵行区颛桥,上海话剧中心献演《人在穷途》,标志着又一个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基地的艺术项目来到百姓家门口。吕凉工作室集结话剧艺术中心专家,向社区市民以及中小学生送去话剧艺术赏析讲座、课本剧教学实践活动。据了解,截至2013年底,上海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15个,平均面积约为4800平方米,实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本覆盖所有街镇目标,每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都有像吕凉戏剧工作室这样的特色活动。
放弃商业利益,建最好中心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98%的街道、乡镇已建立了文化站,但因设施陈旧,门庭日渐冷落。2004年起,通过新建、改扩建、置换,全新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拉开序幕。各级政府舍得投入,让中心离市民家门口近些、再近些,使“15分钟公共文化圈”有了扎实据点。
位于灵石路745号的彭浦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地块估值2亿元,有不少投资商觊觎。在规划审核时,商业用途最终被一票否决。市、区、镇三级政府投资8000万元,建成11668平方米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北站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原是一座校舍楼,管理部门通过产权置换将其转拨给街道,又投入1600万元建设费用。宝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地块是花重金从企业手里购置的。在寸土寸金的静安区,寻找达到符合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营规模的整栋建筑不容易,管理部门独辟蹊径,化整为零,开出分中心。过去街坊娱乐,只能在马路边对弈、过道内唱戏,常引发扰民争端,自从家门口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成,“马路搏杀”已成“老皇历”。
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上海市关于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行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二五”期间,对规划审定的新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经费继续实行原补贴政策,即主要由区县政府给予保障,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给予平均每个中心250万元补贴。
专业机构托管,由群众监督
有了完善的硬件,软件如何跟上?2013年4月1日,上海出台面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立法 《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进一步细化规范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并制定了服务标准、项目清单、评估考核办法、投诉处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文件,这是全国第一部专门面向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法规。
事实上,上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运营探索,早在“规定”出台前就已开始。一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立之初,尝试将活动室、演出厅出租给个体经营户,结果公益性文化事业没有被“养”大,反而淹没在商海中,人气也没有旺起来。在明确公益定位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探索更为高效的管理模式,鼓励社会主体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和服务。
打浦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通过专业机构托管,“两会一评估”让所有工作人员绷紧了弦。“两会”指的是社区文化管委会和联席会议制度,前者负责审批、确定收费标准等;联席会每月一次,审定活动排片表,听取意见,实时动态监督。“两会”都有极高比例的居民代表参与。“一评估”则是请居民明察暗访,确定各项活动是否续约。
古美文化活动中心是闵行区首家委托社会组织管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街道工作人员表示,委托管理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心氛围“生动”了很多。中心12名工作人员直接受聘于社会组织,危机感催生积极性,工作更主动,群众满意度也相应提升。另一方面,托管让街道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文化项目协调上,付出同样费用,效益却在无形中扩大增长。
配送文化产品,喜欢啥点啥
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推进中,上海始终把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作为一项重要任务。2014年市级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总额度6500万元。以各区县常住人口为主要分配依据,重点向远郊和大居倾斜,其中95%经费按照区县人口比例分配,预留5%经费向金山、崇明、奉贤等远郊和已建成并入住的大居倾斜。数字化派送服务系统让直达社区的“一站式”服务成为现实。
“流动剪艺馆”活动在金山工业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宣告2014年上海公共文化配送平台网络“点单”功能上线。活动中心工作人员马莉透露,由于项目新颖,25个名额一天就被抢光。在今年推出的公共文化“三级配送网络体系”中,一级(市级)资源配送注重优品、精品,二级(区县)根据地域特点与市级形成差异化配送,三级(街镇)充分利用本地文化及人才资源,使配送向村居延伸。下半年派送演出资源主体同比增加40%,文艺演出、讲座、展览、活动、电影、培训、信息服务等各类资源共3万多项。
为吸引更多社会主体参与,今年公共文化资源采购改“拨款制”为“购买制”。200余家院团、行业协会、文化机构成为主力军,同比增加近100%。由于交通不便和时间成本较高,过去一些市级院团和文化单位不愿到远郊开展活动。今年配送工作开展以来,好项目首先到远郊打头阵。
曹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助理秦蕾表示,“从过去配什么看什么,到现在喜欢什么点什么,变化巨大。”来自社会主体的创意项目尤其受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欢迎,河马动画的移动3D电影进社区、中福会的和平鸽亲子教育服务包、动漫行业协会的“上海漫生活”系列漫画展、“华文创意”的“幸福心理学”系列工作坊等,在公共文化配送平台推出当天即被“秒杀”。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辐射能量吸引越来越多合作者。市科委在石门二路等数十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青少年科技探索馆,市体育局在临汾街道、五角场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市民体质检测站、百姓健身房。陈伯吹儿童文学基地落户庙行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吕凉、马晓晖、马莉莉等一批文艺名家进驻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随着文化上海云平台纳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有望从家门口深入到电脑、手机、移动终端和电视端口。到2016年,上海市民有望足不出户,快捷享受市、区、街镇各级公共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