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实施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工程——
让我们的居住环境更美好
“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改造是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城中村在人们印象中是随处可见的违章建筑、像蜘蛛网一样随意搭设的电线、地面坑坑洼洼、环境脏乱差。但是,经过全市各单位努力整治之后,我市一些城中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已经一步步融入了城市。随着改造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居住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市民发出感叹:如今,环境美了,秩序好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我们这里的路以前是土路,一下雨就不能走,出行特别困难,而且周围没有垃圾桶,人们都随意乱倒。现在可好了,路成了砖路,再不用怕下雨天出不去,垃圾桶也都配上了,乱倒垃圾的也没有了,而且我们这里还有了水厕。”住在榆阳区红山广济北村的李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在近期的整治行动中,市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指挥部带领各区,一方面巩固前期治脏治乱成果,一方面全力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建设,落实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垃圾收运体系、环卫作业队伍等各项工作,将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战役推向新的高潮。
几年来,榆阳区的榆阳镇、鱼河镇、小壕兔乡、孟家湾乡、小纪汗乡、牛家梁镇、上盐湾镇、金鸡滩镇8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卫生乡镇,榆阳镇五雷沟村、金鸡滩镇上河村、小壕兔乡小壕兔村等15个行政村被命名为省级卫生村,芹河乡、麻黄梁镇被命名为市级卫生乡镇,鱼河镇寺伙沟村、金鸡滩镇柳卜滩村等23个行政村被命名为市级卫生村。
创国卫以来,全市多次开展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重点对创卫乡镇的街道、集贸市场、公路沿线、河道、桥梁等部位进行集中整治,清理垃圾点,清倒生活垃圾,共动用机动车辆2360车次,清运垃圾约229600吨,大大改善了榆林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面貌。
按照“政府组织,地方负责,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市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指挥部广泛发动群众在所辖范围内全面清除和控制“四害”孳生地,实施科学除害,深入开展除“四害”工作。同时健全完善有效制约机制,形成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通过各种渠道、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四害”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影响,教育引导群众认清除“四害”的重要意义,学会并掌握科学的消杀方法,积极参与到除“四害”活动中来。坚持组织群众集中时间,统一灭杀与长期布设灭杀相结合的方针策略,狠抓病媒生物防制孳生地的清除治理,不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整改,工作取得成效。
全市加大对违规饲养畜禽的治理力度,组织村社干部重点针对城区的畜禽饲养情况进行了集中检查和规范,通过召开会议、上门宣传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村民养成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规范村民对家禽、牲畜的饲养,对违规放养及时进行治理。
针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六小行业”普遍存在卫生脏乱差,无健康证、卫生许可证,食用餐具和用具未按规定消毒、物品乱堆乱放、垃圾乱扔乱倒、占道经营等问题,市、区卫生局、食药监局、工商局等部门多次组织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小餐馆、小美容美发厅和小商店等,经过反复督查,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六小行业”卫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为加大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卫生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市、区两级开展以领导带队查、督查组全面查、村社干部自发查相结合,全方位、立体式的检查监督体系,细化了卫生治理工作的考核评分标准。督查机制在整个治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督查制度的严格执行,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卫生治理工作的巩固和扎实推进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卫生治理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存在问题及时得到整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