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院长琚永恩下乡向妇女儿童宣传健康保健知识
内科诊室
给儿童注射疫苗
中药房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靖边县,有一家曾经处于瘫痪状态的卫生院,在院长琚永恩的带领下,历经20年的顽强拼搏和风雨沧桑,奇迹般地从逆境中崛起,目前已经发展成下辖17个村卫生室、13个社区,承担着县城26万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榆林市明星卫生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院长琚永恩为此荣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2012医院改革创新奖”,他是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乡镇卫生院院长。
风雨兼程 艰苦创业二十载
1995年,靖边县张家畔镇卫生院(当时叫城关镇卫生院)已瘫痪了两年。只有5间破旧房子,18个聘用的医生护士,几个月没发工资。计划免疫都成了空白,妇幼保健等老百姓最需要的医疗服务更是无从谈起。疾风知劲草,危难时刻,靖边县卫生局经过认真考察,决定委派琚永恩出任院长,至少把计划免疫工作搞起来。
琚永恩勇挑重担,上任后先做通员工思想工作,要求大家转变行医观念,变坐堂模式为主动服务模式,要主动深入农村,走到农民患者家里开展诊疗,而不能等、靠、要。积极向患者宣传自己、介绍自己,用实际行动、诊疗效果、服务态度打动患者,赢得信任。这一招果然奏效,医生护士在琚永恩的带动下都动了起来,卫生院逐步有了生机。
2005年,卫生院在全县率先搞了标准化接种门诊,大大改善了预防接种的环境。
2006年,国家启动新农合后,张家畔镇卫生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老百姓看病有了保障,医疗需求迅猛增加。随着患者的增加,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也不断提高,尤其是中医部分,能以最便捷的手段和低廉的价格为老百姓解除疾病,卫生院的牌子越来越响亮。
新农合还带动了卫生院诊疗环境的大变化。2008年,卫生院的发展迎来质的飞跃。此前十几年积攒的人气,加上县城人口骤然增加到20多万人,上门求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人脉广了,群众基础越来越扎实,医院经济条件稍微有了改善,就花钱改善就诊条件和环境。该院积极响应省上号召,自筹资金,投入20多万元进行规范化接种门诊改造,使得接种门诊干净整洁,更加现代化,接诊流程也实现了人性化。
在没要政府一分钱,2006年以后政府没有配备一名正式在编人员的情况下,张家畔镇卫生院从一穷二白到发展壮大,走过了辉煌的20年。至今已经拥有50多名员工,其中医师18名。卫生院还为下属的11名村医办理了养老保险,为8人办理了职工医保,这在全国绝无仅有。作为一个乡镇卫生院,租用1栋3层楼作为办公室,拥有106台医疗设备,16个科室,60张住院床位,在全省也不多见,成为塞上榆林卫生系统一颗璀璨的明珠。
殚精竭虑 守护患者济苍生
张家畔镇卫生院始终把“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作为医院的服务宗旨。
虽然卫生院属于县里划定的六类地区的第一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经费补助标准最低,但卫生院没有因此而消极怠工。卫生院聘用36名工作人员,成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队”,下设5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3个人:医师、护士、化验员,专门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工作队常年下乡为辖区群众搞高血压、糖尿病筛查,为0岁—6岁儿童和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配备公共卫生服务车1辆,常年用于健康教育宣传和65岁以上行动不便老年人健康体检。
该院还印制了大量的健康宣传材料,在县城中心广场上每年进行60多次健康教育宣传,下发材料。充分利用短信息、网络、大屏幕、标语、义诊等全方位、多层次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知识进行宣传。近两年来,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60余万份,播放音像资料200余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40余个。通过宣传,居民进一步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带来的好处,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务人员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为了将国家的惠民政策和医院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该院为每一个病人都建立了联络信息,内部设立了监督岗,雇佣专职人员每天打电话对每一个病人进行回访,看村卫生室有没有虚报合疗,看村医、医院工作人员、下乡小分队的服务是否到位,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予以处理。
栉风沐雨二十载,走过秋天的泥泞,穿越严冬的霜雪,张家畔镇卫生院在院长琚永恩的带领下从濒临倒闭到办成人民满意的卫生院,一路风雨一路歌。我们坚信,在新的时期,乘深化改革的东风,张畔镇卫生院必将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