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昔日灾害频仍的无定河变得温顺了,成为米粮川和省级湿地保护基地
昔日的沙梁梁变成了波光粼粼的公园绿地
沟壑坡峁铸就绿色丰碑
横山大地披绿装
金秋九月,记者走进具有“生态文明画卷”之称的横山大地,感受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人胜于天”的故事。无论是在哈兔湾村、曹阳湾村,还是在杜羊圈村,记者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被眼前满目苍翠,一望无垠的景致感染着。 “2011年以来,横山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四个一’工程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植绿工程和水土保持治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坚定不移地建设生态文明。”记者从随行的林业部门同志口中找到了神笔的力量之源。
几天前的一个上午,雷龙湾乡永忠村支书曹兴富信步来到村外的沙梁上。看着2年前栽种在这里的樟子松,有的已有半人高,浓郁青翠、精神抖擞,深深地扎根于连绵的沙丘上,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成就感。
绿色与黄色的真正博弈
作为雷龙湾乡永忠村支书的曹兴富,回忆起造林时的情景,他仍历历在目。横山,位于长城脚下,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接壤处。曾经这里是“四望黄沙、不产五谷”的不毛之地。沙地里缺土,曹兴富组织人从几公里外把土运到路边,再靠肩背到每个树坑旁,保证每株树5公斤土。同时在栽树现场路边挖一大坑,内铺塑料纸,再到当地最高处也照做一个坑,将水运到路边坑里,然后用水泵抽到高处的坑里,最后用细水管浇水。树苗的成活率骤然提高到98%以上。
2011年后,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把建设绿色横山作为打造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实施樟子松基地建设、千里绿色长廊绿化、大沙远沙飞播造林、河流渠道农田林网绿化、城乡绿化、环榆林城防护林带建设、林业产业建设、能源企业绿化8大工程 ,三年造林30万亩。从北部的沙区到南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几乎是全民动员,天上飞机播种,地上人工栽植,大型机械轰鸣,一切都为绿色让步。到2014年,全县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9%以上,境内的大沙远沙得到全部治理。
“黄绿之争”从对抗走向和谐
为彻底改变道路、城镇、村庄绿化水平整体较差的现状,2013年,县上重点实施了十三大工程:西南新区环榆林防护林及17公里的千里绿色长廊工程、百万亩樟子松基地建设3.5万亩、5.8万亩天保飞播造林工程、县城可视山体绿化和城区部分街道的绿化工程、南大街等三个广场的鲜花摆放工程、2万亩森林抚育工程全部完成;13个重点行政村进行高标准的绿化美化、百万亩长柄扁桃基地建设、1.6万亩大扁杏栽植任务和3000亩核桃基地建设任务、山杏改良嫁接、能源企业绿化等工程正逐步推进;退耕还林补植补造2.98万亩和1万亩超前启动工程八年兑现任务、义务植树工程、京津风沙治理工程也全面结束。
绿色如水墨一样在沙漠上浸染开来。步入大漠深处的西南新区,沿着宽阔的马路行驶,两旁是美丽的绿化带,鲜花吐艳,绿树婆娑,道路像一幅被拉开的长长的绿色画卷展向远方,黄色、红色、绿色的植物群在画卷上描绘出优美的彩色线条,涉及树种30多个,基本建成了乔灌草带片网结合,种群关系较为稳定的生物防护体系。横山先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樟子松人工造林示范基地县”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林业局贾治邦局长两次来横视察,高度评价该县的樟子松造林为中国生态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横山在抓好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推进水土保持治理。打坝淤地是山区群众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变水害为水利,变荒沟为良田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深受横山人民的喜爱。
一举两得:要绿化也要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