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秦 文
国粹“牵手”经典,京剧《雷雨》赢得的掌声经久不歇。9月24日至28日,“第三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在湖北省潜江市举行,由陕西省京剧院出品的京剧现代戏《雷雨》作为两部同名全本大戏之一受邀参加展演。其出发前在西安的联演又一度让这部曾经在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第四届陕西省艺术节上斩获重要奖项的荣誉之作成为舞台上的宠儿。均过古稀之年的国家一级导演张文利、国家一级编剧雷志华及剧组人员几个月来全力以赴,将这部阔别舞台5年之久的全国唯一京剧版《雷雨》重新请上舞台。
包括京剧在内,国有戏曲院团要在大众口味、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市场格局中立得稳,在文化体制改革、市场化的道路上不断增强内生动力,离不开“出戏、出人、培育观众”这三大法宝。而“经典之作”的不断上演,对于院团青年新秀的培养和磨炼,对于新老观众的打动和征服均具有较大的推进作用。此外,“经典之作”与院团形象,与品牌价值关系紧密,这些走市场的资本的积累又会加快新戏、新作的出产速度,提升其编排质量。因此,对于更多的获奖好戏而言,与其封箱徒留奖杯证书示人,不如常演常新让院团观众俱受益。
然而,现实的骨感往往让丰满的愿望受挫。对于一些身藏多出大戏、好戏却无法复排,无法经常商演的院团来说,“钱”与“人”两大关实难跨越。一是当初为冲大奖的不计投入,让好戏在今天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的演出市场上“贵”不可及;二是当初过于倚重“外援”的班底想实现常态化演出必然缺帅少将。当然,导致好戏在获奖之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原因多样而繁杂,但都不应成为好作品重回大众视野、在舞台上再度绽放的障碍。
让经典之作拥有舞台,让观众与戏曲艺术家、优秀演员通过舞台形成良性的演剧生态循环,是院团实现“两个效益”的有力保障。还有什么比想方设法用高品质的经典之作服务“上帝”更重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