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宝鸡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 陕西凉皮 凉皮方便包 5包包邮 原价9.9 现价5.9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研究>>正文

国家文物局2013年工作要点

2013-9-4 11:23: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一、抓实抓好重大项目,提升文物保护能力
  1.报请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督促完善“四有”工作,及时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落实保护维修经费和相关保障措施,适时开展检查;完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办法,继续督促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核定公布相应级别文物保护单位。
  2.实施山西南部早期建筑、山西彩塑壁画、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嘉峪关、涉台文物、重要石窟寺、重要革命旧址等文物保护工程和西藏、新疆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启动应县木塔加固维修、平安故宫工程,做好文物保护项目储备工作。
  3.指导做好西气东输三线、中南成品油管道一期等大型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完成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田野工作。
  4.引导和规范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评定公布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5.推进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建完善工作,加快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及西沙考古工作站建设、水下考古工作船建造;组织开展重点海域调查、巡查和重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6.做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遗工作;开展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项目的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推进2015年申遗项目申报准备工作。
  7.印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开展10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试点;指导各地做好长城保护维修和“四有”基础工作。
  8.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工作,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
  9.做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督察,督促制定文物旅游景区游客承载标准,加强对文物旅游活动的指导和监督。
  10.召开全国文物安全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开展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联合执法检查。
  11.推进文物博物馆风险单位安防设施达标建设,开展文物安全防护典范工程试点,建成一批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防盗报警设施和古建筑防火、防雷设施。
  12.实施一批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与控制等预防性保护项目,完成一批濒危文物修复,支持示范性文物修复报告的编撰出版。
  二、提高文物利用水平,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13.启动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综合试点,推进官式建筑等样板工程,拓宽文物保护单位服务社会、惠及民生的途径。
  14.开展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试点,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公布第二批国家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开展国家二、三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试点。
  15.加强分类指导,发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和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示范引领作用;印发《国有博物馆对口支援民办博物馆管理办法》。
  16.开展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建设评估和经验推广,推动博物馆与遗产及其环境整体保护有机结合;开展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推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拓展博物馆教育传播职能。
  17.加强文物市场监管制度建设,推进文物流通领域管理,开展文物拍卖市场治理,健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机制,试点运行文物进出境审核信息系统。
  18.构建全面多元的对外文物交流合作机制,做好柬埔寨、肯尼亚、摩洛哥、缅甸等文物援助项目;争取与欧盟有关国家签署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双边协定;推出一批具有中国内涵、国际表达的对外文物展览。
  19.深化与台港澳地区的文物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商签文物交流协议,举办两岸及港澳地区建筑遗产再利用研讨会,实施中小型文物展览入岛项目,举办台湾青少年和中学教师中华历史文化研习营活动。
  三、全面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廓清文物家底和保存状况
  20.落实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
  21.联系教育、财政、国土、国资委、宗教、档案等有关部门,建立普查协调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建设普查信息登录平台,健全普查标准规范,组建普查机构和普查队伍,出版普查工作手册,开展普查人员培训,启动普查宣传。
  22.指导督察全国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完成收藏保管有可移动文物的国有单位调查。
  四、加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筑牢文物事业发展根基
  23.制定《文博人才工作中长期规划纲要》,搭建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与相关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科研基地联合,举办规划编制、工程方案编制、壁画彩绘、考古技工等急需人才专业培训;委托开展文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研究。
  24.配合有关部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文物职业篇,推动建立文物修复师职业资格制度;继续做好全国县级文物行政部门负责人培训工作。
  25.根据中组部、国务院扶贫办部署,完成援藏、扶贫干部选派工作。
  26.深化文物保护科技领域技术路线图研究,继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指南针计划等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文物保护关键技术提升计划、基础研究推进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争取国家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促进区域创新联盟、技术创新联盟和科研基地建设,组织第五批行业重点科研基地的遴选。
  27.深化文博单位与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的协同创新,组织开展微生物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及博物馆陈列展示适宜技术的需求调研与种子项目凝练。
  28.推进遗产地、大遗址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管理项目。
  五、推进改革创新,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29.开展《文物保护法》修订前期调研,完成修订草案大纲;推动出台《博物馆条例》;启动欧美国家有关文物法律制度研究;完成《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
  30.完成文博行业标准体系框架课题研究,制定文物保护标准制修订中长期工作计划;启动《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方案编写规范》、《博物馆陈列工程施工规范》、《博物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规范》等13个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做好文物保护工程北方定额标准试点工作。
  31.推进文物保护工程审批机制改革,印发《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范本)、《文物保护工程方案编制深度要求》、《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申报审批管理暂行办法》、《文物保护工程咨询评估机构管理办法》、《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文物建筑消防工程技术要求》,探索建立文物保护工程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核相分离、分层次的审核制度,初步形成第三方机构独立承担技术审核工作机制。开展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审批办法改革。
  32.执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细化项目结构,制定《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文物保护项目预算编制工作规范与预算控制数审核要求》,做好专项补助资金绩效管理;加强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和绩效考评,确保预算执行进度;完善文物工作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并组织实施。
  33.与媒体合作,策划推出文物宣传和知识普及精品栏目;办好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等活动。
  34.按照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部署,适时组织开展直属单位分类工作。
  六、加强调查研究,推进科学决策
  35.开展文物管理体制、促进文物利用的政策措施调研,确立到2020年文物事业发展总体目标,争取出台关于加强新时期文物工作的政策性文件。
  36.开展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专题调研;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调研。
  七、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工作落实
  37.出台《国家文物局机关督促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建成运行视频会议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工作。
  38.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落实《中共国家文物局党组关于落实<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倡导厉行节约,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3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