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新周刊》“城市异化排行榜”
钟楼夜景
新闻提示
秦砖汉瓦,唐风古韵,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独领风骚的科技优势,云集的高校和辈出的人才,让游客大快朵颐的各种小吃等等,这些传统和现代的优势构成了西安在人们心目中的独特地位。
然而,在最新出炉的《新周刊》“城市异化排行榜”中,一贯以13代王朝自居的西安则被“颠覆形象”评定为最“啃老”城市。不过,这里的“啃老”并不是指孩子赋闲在家靠父母养活,而是指西安的历史古迹,也就是文化啃老或者城市发展仰仗历史遗物。
守着古迹收门票
在“城市异化排行榜”单中全国有23个城市被逐一评定:北京最苦逼,上海最傲娇,广州最不像广州,武汉最着急,深圳最山寨,杭州最梦游,南京最钝感,成都最爱营销,重庆最气喘吁吁……而西安之所以被打上“啃老”的标签。
“十三朝古都的优势在于一旦甩开了膀子干,每一处地界都可以找到历史的痕迹和文化气息。”在《新周刊》这篇题为《西安最“啃老”的城市》的文章中,把西安近年来的发展都和城市的古老历史文化资源“扯上了关系”。
在《新周刊》列举的全国23个城市的117个城市定位词中,只有西安和南京两座城市的定位词与历史沾边。南京在给外界递出的城市名片里只是略微地提及了自己的历史资源——“人文绿都”、“郑和下西洋的起点”。而这篇文章赋予西安的城市定位却是“千年古都”、“西部中心”、“世界旅游名城”、“大西安”和“国际化大都市”等5个词。并从人口指数、房价指数、打车难度指数和雾霾指数等四个方面对1998年的西安和2012年的西安进行了对比。
西安之所以被这篇文章打上“啃老”的标签,是缘于文中这样的一段话:“如果说西安的老百姓过去要感谢的是秦始皇,那么最近15年要感谢的是唐明皇。”文章解释到,“政府过去的思路是守着一城的古迹,等着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上门,卖门票。因此,城市和城里的姑娘都是越土得掉渣越好。”文章评论道,“可游客来的速度总赶不上其他城市挖掘机的速度,门票的收入总赶不上其他城市卖地的收入。”
在文章的最后,对本地百姓的心态被做了这样的描述,“本市的老百姓都盼着房价涨,等着政府拆迁,等着像北上广的‘土著’那样,成为‘包租公’的那一天……砸锅卖铁学着囤房,等着再现‘大唐盛世’。”
对此,许多西安本地网友认为,以上所说不能说全无道理,但至少是以偏概全,闭门造车,比如西安的新潮和时尚,多年来一直雄居于西北地区之首,而且在“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当下,却说西安“城市和城里的姑娘都是越土得掉渣越好”,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再说,除了房地产开发商和房屋中介,没有一个西安市民盼望房屋涨价,怎么说“本市的老百姓都盼着房价涨”,这不是吃错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