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经专家测算,这片栗林平均树龄250年
最近,宝鸡市陈仓区林业局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开展古树名木调查时,在新街镇一村庄内发现大片栗林,共计328株。经测算平均树龄250年,其中树龄最长的一棵已生长了303年,多为清代康熙至嘉庆时期栽植。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陈仓区新街镇苗川村的这片古树群。遒劲苍老的栗树或结伴于平地,或独处于山坡,生机盎然。
72岁的村民刘大爷介绍,他小时候,这些树就这么大这么粗了。那时常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这些栗子树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亲手栽种的。村子里的人都知道这个传说,一代传一代。
据当地村民说,上世纪70年代前,这片毛栗园每年都有收成。后来,个别村民曾砍伐树木建房。近几年,由于毛栗的商品价值攀升,这片毛栗林也得到了较好保护。
记者从陈仓区林业局获悉,专家鉴定,这片古树群的树种为壳斗科栗属茅栗,俗称毛栗,共328株,年龄在200-300年之间,平均树龄250年,最高树龄为303年。其中,树龄100年以上的为268株,200年以上的60株。树高8至15米,平均胸径89.2厘米,最大的胸围3.8米、树高8米,冠幅18米。该古树群沿深山沟生长,分布区域约151亩,大部分生长良好。植株之多、林龄之久、分布之广,在宝鸡尚属首次发现。
林业局工作人员推断:应该是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当地农民经营的一个栗园。
陈仓区林业局党组书记李向阳表示,正着手给每棵古树设立标牌,纳入到保护范围。记者 赵国强 文/图
知道一下:
据《史记·封禅书》和《论语·八佾》记载,栗曾为周人的“社木”,是周人社祭的神树。在人类的采集渔猎期及农耕文明期,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现代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干果得到广泛发展,在人类和社会发展中曾充当过重要角色。栗树文化作为森林文化的一部分,与宝鸡历史文化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