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有机产业发展力促富民强县
2013-2-28 13:37:00 来源:三秦都市报
进入论坛
让耕者获利,让食者安心。洋县通过打好“有机产业牌”,不单为人们守护优质的生态环境,贡献绿色健康的食物,当地有机农业和相关产业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洋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抢抓陕南循环发展战略机遇,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切实改善民生为主线,围绕“强化朱鹮品牌、打造有机产业、建设生态洋县、率先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实现有机产业“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品牌化、园区化、标准化”的目标,不断完善规划、扩大基地、加快认证,培育龙头、壮大产业,有力推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有关大力发展有机产品问题,记者专访了洋县县长杜家才。
【环境】发展有机条件优越
记者:洋县在发展现代农业上,主要有哪些产业?
杜家才:我县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和良好的资源优势,着力发展菜、果、畜三大主导产业以及有机产业。目前,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6.6万亩,蔬菜总产55万吨;水果总面积达25.1万亩,水果总产13.2万吨;生猪饲养量135.1万头;建成有机示范基地16个,认证有机产品13大类55种8.17万亩,发展有机产品加工企业19户。洋县被省政府确定为蔬菜基地县、柑桔基地县和生猪基地县,被国家认监委授予“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称号并确定为认证认可工作联系点。
记者:有机产业的发展需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洋县具备这样的条件吗?
杜家才:洋县总面积3206平方公里,境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古为“汉上明珠”,今称“朱鹮故乡”,是中国对外开放县,全国粮油生产基地县,造林绿化百佳县,科普示范先进县和黑米的原产地。生物、矿产、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70%;境内河流密布,水量充沛,森林茂密,有熊猫、豹、猕猴、水獭、獐子、锦鸡等国家级保护动物100多种。拥有朱鹮和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南水北调及引汉济渭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具备发展有机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成效】有机企业规模化转变
记者:该县一直坚持统筹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势资源开发,2011年也获得了“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称号,这些年来,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杜家才: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提出“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坚持“打造朱鹮品牌、发展有机产业、建设生态洋县、率先科学发展”的发展思路,把有机产业与生态旅游、新型工业一同列入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重点。
一是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有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专设了有机产业发展办公室,组建了有机产业监控大队,形成了县、镇、村三级有机产业监管网络,在全县形成合围扶持、共同发展有机产业的工作机制。编制了《洋县有机产业发展规划》、《有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有机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和《有机产品认证十二五目标》等一系列发展和规范性文件,确保有机产业持续、规范、健康发展。二是科技支撑、龙头带动。加强了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黑色有机食品工程研发中心、陕西黑米名特优植物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聘请种植、养殖、加工、贮藏、检测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充分调动和发挥现有科技人员作用,为洋县有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顺利启动了占地3750亩的有机产业园区建设,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完善有机产业链,为有机产业发展搭建平台。三是政策扶持、规范运作。聚集所有生产要素,捆绑各类项目和资金,向有机产业集中倾斜使用。县政府设立了每年600万元的有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有机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落实了有机产品认证费用补贴和有机肥料使用补贴。采用“公司化”和“合作社”两种主要经营形式建设基地,倡导“公司(合作社) +基地+科技”
的运作模式,走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洋县有机产业诚信体系、追溯体系、监管体系,确保洋县有机产品良好的质量信誉和市场形象。四是打造品牌,扩大宣传。按照“塑名牌、拓市场”的思路,积极引导有机生产、经营企业组建产、销联合体,集中打造“朱鹮”有机品牌,统一“朱鹮”商标使用管理,逐步创建洋县有机产品著名品牌。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报刊、电视、洋县有机产品门户网站,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有机产品展示博览会,在西安设立有机产品营销专柜,集中宣传展示展销洋县有机产品,扩大了洋县有机产品的对外影响力。
在中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扶下,通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县已建成有机示范基地16个,认证有机产品13大类55种8.17万亩。积极培育朱鹮黑米酒业、秦洋长生酒业、朱鹮生态农业、双亚粮油、康原红薯、永辉农业等19户有机生产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转变。认证的朱鹮牌有机黑米酒、五彩米、红薯粉条、香菇、木耳等产品已打入东南沿海市场,朱鹮牌黑米酒已被列为自营出口产品,远销日本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2011年11月,洋县被国家认监委授予“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称号。2012年7月,国家认监委将洋县确定为认证认可工作联系点。
【建设】打造有机产业集群
记者:据了解,洋县有机产业园已初成规模,请谈一下园区目前的建设情况。
杜家才:为加快发展洋县有机农业,进一步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打造有机产业集群,实现有机产业企业化运作、集群化发展,我们在县城东规划了控规面积20000亩、详规占地3750亩的有机产业园区,集有机产品加工、科研、贸易、物流信息为一体。该园区是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陕西省确定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之一,是汉中市政府市县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总投资21.8亿元。到2015年将完成2020亩的核心区建设,预计实现年总产值4.29亿元、年利润8600万元、税金4300万元,可转移富余劳动力1万人。
目前,园区土地收贮、道路建设、企业入驻等工作进展顺利。园区大道南段建设工程已全面竣工;文明东路延伸段工程即将竣工;天宁寺河路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方案评审,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投资4800万元的洋县有机产业管理中心(有机大厦)工程招投标已结束,即将开工建设;园区大道北段、龙泉路、金城东路、育才路建设项目正在设计之中。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650万元,园区建设雏形基本确立。同时积极招引龙头企业入驻。康原生态农业公司、宏玮魔芋食品公司已建成投产,秦洋长生酒业、嘉盛果业公司已开工建设,志健药业、朱鹮生态农业公司、双亚粮油公司、金桥有机包装公司、有机产业协会黑色食品研发中心即将入园建设。洋县有机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园区聚集功能日臻完善。
【展望】多举措促富民强县
记者:发展有机产业,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哪些实惠?对整个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哪些促进作用?
杜家才:发展有机产业的目的就是富民强县,因此,我们非常重视通过发展有机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我们围绕“菜、果、药、畜、米、菌、薯”等优势主导产业,全力发展有机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2011年,全县产出各类有机产品16652吨,实现有机产业收入20156万元,发展有机农业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5928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带动了包装、运输、旅游、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安全放心的优质产品,维护了我县优越的生态环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记者: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方针,下一步,洋县将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有机产业更好的结合,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杜家才: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议题为有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有机产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在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将把有机产业与生态旅游、新型工业一同列入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重点,力争到2015年末,全县有机产业基地达到34.8万亩,完成以菜、果、药、畜、米五大骨干产业为主的超过80个品种的有机认证;初步建成有机产业园区,为企业入驻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培育5户以上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有机产品加工和有机肥生产企业,有机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达到2000元,占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达到1.25亿元,生产总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以上,达到20亿元。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按照市场规律和有机产品标准,整合资源,不断扩大基地面积,增加骨干拳头产品总量,实行专业化和公司化管理,使洋县有机产业尽快步入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轨道。二是强化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在现有有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础上,尽快形成有机产业完整的诚信体系、追溯体系、监管体系和责任追究制、优胜劣汰制,确保洋县有机产品良好的市场形象。三是积极跟进有机产品检测手段,确保洋县有机产品良好的质量信誉。四是千方百计引进人才、技术,加快有机肥料、农药引进和生产,完善有机产业链条节点配置,为有机产业提供生产资料、技术、信息等要素支持。五是加大资金投入,捆绑使用各类项目资金,充分调动各方生产积极性,集中向有机产业倾斜。六是加强宣传推介,拓展市场,利用多种形式拓宽营销渠道,创建“朱鹮”著名品牌,实现富民强县目标。
【结语】
发展有机产业是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产业,是推进农民收入跨越式增长的富民强县产业。而洋县经济发展的希望就在有机产业,要实现率先突破发展,必须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生产,才能真正的惠民富民,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文/图康斌郑丽君)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