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蛇年正月初十,天刚麻麻亮,家住眉县西凉阁村的张德岐老汉,便背着满满一背篓红灯笼骑着自行车上路了。这几天,县城耍社火,趁着人多,他要赶在正月十五前把自家年前糊的莲花灯笼全卖出去。
西凉阁村位于秦岭北麓,是关中道上一个很普通的村子。不过手工制作红灯笼却是该村一项传统产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便有农户利用冬闲时间制作手工红灯笼的习俗,西凉阁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灯笼村。
上午9时,县城荣华路街道两旁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在街东边,捡了一块地方,张老汉从背篓上把莲花灯、兔子灯卸下来,决定在此摆摊。
不同于周边摊位上摆放的由塑料、树脂等材料制成的电动花灯,张老汉手工扎成的纸灯笼在这里格外惹眼。虽然摊位简陋,灯笼也很质朴,但张老汉的摊前围的买客最多。“手工扎的灯笼就是不一样,你看这红色,多喜庆,年味一下子就出来了。”正在摊前为孙子买灯笼的王大妈,拿起一个莲花灯满心欢喜地说道。一旁围看花灯的年轻小伙李哲也插话道:“小时候都打这种灯笼,聚在一起,排成一队,哪儿黑往哪儿钻,过完十五还要碰灯烧灯笼呢,寓意日子红红火火,家人平平安安。如今大多都是塑料灯,虽然方便,但总是少了点年味儿。”
看着大伙对手扎灯笼喜欢,张老汉乐开了怀。他说:“一个卖7块,一天能卖150个左右哩。”
其实,张老汉如今并不靠卖灯笼赚钱。他家从他父亲手里就开始扎灯笼,一直到他这一辈。儿子和儿媳嫌扎灯笼不赚钱,外出打工了,家里就剩老俩口和一个孙子,靠种2亩多猕猴桃,一年就能收入3万多元。
“糊灯笼是件麻烦事,费工费时,又赚不了几个钱,现在村上大多数要么忙着务猕猴桃要么外出打工,糊灯笼的人越来越少了。”张老汉缓缓地说道,言语中流露出一丝惋惜。今年,他和老伴就扎了2000多个灯笼。
下午4时,张老汉的100多个灯笼全卖出去了。“明天,我要多带一些灯笼来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