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四旧”之后,中国民间重拾文物收藏;如今不少收藏家拥有大量藏品,急切盼望与公众分享。
□民办博物馆和国有博物馆的政策区别,简直是暂住证和北京户口的区别。
□民办博物馆始终生存在夹缝里,即使夹缝里长出了一棵好点儿的树,更多的还是小草。
开馆15年,北京的古陶文明博物馆始终摸不着一条明亮的出路。在刚刚过去的一场大雨中,这个地处地下室的展馆被雨水浸袭,严重受潮,一些珍贵的古陶器展品甚至开始发霉。
诞生之初,这家由民间人士兴办的博物馆备受关注。当时,任继愈、李学勤、王蒙等学者到场剪彩,不少国外游客慕名前来。可很少有人知道,这家饱受赞誉的民间博物馆,却让创办人书法家、作家路东之陷入了怎样窘迫的境地里。
近几年,由民间力量兴办的博物馆越来越多,民办博物馆的热潮也日渐显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透露,中国目前有3400多家博物馆,统计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456家,占总量的13%。如果加上未正式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数量已近千家。
而孔达达则更为乐观地评论说,“中国艺术收藏已经进入了私立博物馆时代。”这位上海收藏家俱乐部理事长发现,他身边几乎每10位收藏家中,就有一位想自己创办一家博物馆,“正在建的”、“梦想中的”越来越多。
然而,热潮背后,民间力量在博物馆领域依旧走得步履维艰。为了支撑博物馆,路东之曾经长期依靠出售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为博物馆换来运营经费。去年10月,49岁的他突发心脏病离世,博物馆随即陷入更深的危机。
这让他的妻子董瑞更加觉得前路渺茫:“过去他用自己的手养这个馆,现在,我还不知道出路在哪儿。”
国有博物馆大都面孔一致,民办博物馆呈现的是个性化的表达
作为中国第一批民间博物馆之一,古陶文明博物馆的创办人路东之和董瑞常常会碰到前来取经的人,向他们询问如何“开一个自己的博物馆”。尽管董瑞的回答常常是“再想一想”,但这通常很难打消对方的满腔热情。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8月,也有接近20个人问了吴少华同样的问题——“博物馆是怎么办的?”
吴少华是上海收藏协会会长。他在这个位子坐了27年,却在这一两年突然感受到民间对博物馆的强烈热情。来咨询他的,有狂热的文物收藏家,有“赚了点小钱,喜欢收藏的小老板”,也有一些企业和民间机构。
在外出的行程中,他也发现,民办博物馆发展迅猛,在全国“遍地开花”。“从沿海到内地,从一线到三线城市,甚至在一些县城和乡村,都有民间人士兴办的博物馆”。
与官方博物馆的主题大多大同小异不同,民间博物馆的藏品都是五花八门的。吴少华自己就曾经看过很多“另类”的博物馆。不久前,一位企业家找到他,说自己想办一家展览“制冷剂”的博物馆;还有一位收藏家则想创办一座“寿文化博物馆”,展示寿桃、佛手等一切与“长寿”有关的藏品。
如果让时间退回到上世纪90年代,这样的场景人们根本无法想象。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物馆学教研室教授宋向光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管理施行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博物馆长期由国家统一建设和管理。直到80年代初,一些在自家私房里开办的博物馆才在上海零零星星地出现。1996年,北京市文物局同时批准4家民办博物馆成立,民间的力量第一次强有力地进入博物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