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坡体人工监测已持续25年
骊山是中外闻名的历史风景区,山下有华清池,山腰有兵谏亭,山上有老君殿、烽火台等历史古迹,是全国重点保护的文物遗迹。骊山滑坡体位于骊山北坡,滑坡区总面积约0.7平方公里,直接威胁到华清池等名胜古迹以及附近多个单位和居民区。
为了对骊山滑坡进行监测,确保骊山、华清池景区及附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1987年开始,西安市地质环境监测站通过形变监测等六种人工方式对骊山坡体进行监测,至今已经持续25年,其间收集了大量珍贵的监测资料。
全天候监测解决人工监测盲区
“指挥中心,今天骊山监测设备运转正常,监测数据正常!”“好,继续监测!”昨日,在国土部及省内专家的见证下,西安骊山滑坡自动化监测系统正式开始运行,对骊山滑坡点的监测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监测预警,西安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与骊山滑坡监测室之间实现了远程会商,从而有效解决了人工监测带来的盲区问题,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
据西安地质环境监测站总工程师刘铁铭介绍,今年省国土厅正式批准骊山滑坡自动化监测系统、骊山滑坡自动化西安市监测监控系统、骊山滑坡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系统三个项目的建设方案,目前前两个项目已完成。经过专家评审,并根据三个月的试运行采集数据与历史人工监测数据相结合进行评定,认为骊山自动化监测系统运行状态良好,符合各项验收条件,监测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滑坡体监测用上了神九对接技术
“我们监测系统用的技术来源于航天科技,就是神九完成对接时用的加速度测量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质量稳定等特点。”刘铁铭说,自动化监测系统兼顾了地表位移、地下位移、泥石流次声及诱因因素的监测,实现了组件化、智能化,具有高精度、高可靠、自动化、人性化的技术特点;并采用了先进的视频监控系统和视频会商系统,很好地实现了对灾害现场的监控和应急处置会商,极大地提高了应灾、救灾效率。
骊山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建成,为保护骊山风景区、华清池、兵谏亭等文物遗迹,确保附近20多个单位、两个居民区2400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