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高原上的明珠——米脂县高西沟
2012-8-26 10:13:00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户户果飘香,道路树成行,对面青山绿翠,沟底碧波荡漾。这里就是被誉为“陕北高原上的明珠”——米脂县高西沟。
“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滚滚黄河里没有咱高西沟的泥……”这是高西沟人曾经自豪地唱过的信天游。
高西沟村位于米脂县城东北20公里处,全村126户522人,总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有40架山,21条沟,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
50年前,这里土地贫瘠、地表破碎,“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害、十种九不收”,便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从上世纪50年代起,当家作主的高西沟人,为了彻底甩掉山穷水恶、贫困落后的帽子,在历届党支部的带领下,以“敢叫日月换新天,誓把山河重安排”的无畏胆识和冲天气魄,修梯田、打坝堰,大兴植树种草,坚持封山禁牧,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闯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多(植被多)、快(速度快)、好(效果好)、省(成本省)的生态建设路子,创造了生态建设的奇迹。进入新世纪,村党支部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摸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致富之路。2004年以来,该村先后被授予全国和全省“文明村”、“全省综合示范先进村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今年6月28日,在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高西沟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艰苦的实践中,高西沟人认识到,单靠工程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摸索出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农林牧全面发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新路子。逐步确立了“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确定了“全面规划、集中治理、沟坡兼治、林草齐上、长短结合”的方针,坚持“山、水、田、林、路、梁、峁、洼、沟、坡、堰”统一治理。到1972年,全村土地利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逐步形成了“三三制”模式,即全村3000多亩土地中,粮田1050亩,林地1150亩,草地1000亩。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形成了农、林、牧用地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发展模式,创造了20年的辉煌历史。
土地利用实行“三三制”后,给高西沟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和质的飞跃:一是提高了单产,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从1973年到1978年,不管天旱雨涝,粮食总产都在40万斤以上,亩产增加了近8倍。据分析,该村1亩水坝地的产量相当于10亩坡耕地和6亩旱平地梯田的产量。二是解决了当时“要多打粮食、肥料不足,要多养牲畜、草料不足,要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矛盾,实现了农林牧的优化组合,协调发展。三是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过去每年从高西沟境内流出的泥沙有4万多吨,经过多年的治理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进入新世纪后,高西沟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在长期治理的实践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将“三三制”模式逐步调整为“三二一”(林、牧、农用地)生态产业结构。截至目前,全村有林地2253亩(其中经济林593亩),草地1500亩,基本农田777亩。使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互促进,昔日的老典型重现辉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从1954年开始,高西沟村以高祖玉为代表的老一辈村干部到现在以姜良彪为支书的新一代村班子,矢志艰苦创业,一本蓝图绘到底,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长年累月建设生态环境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治理成果。
经历五十载寒来暑往,高西沟人坚持科学发展,艰苦创业,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篇章,全村40座山、21条沟全部治理,累计治理打坝、修堰窝126座,建蓄水池7个、水库2个,新修水地210亩,坝地80亩,宽幅梯田380亩,堰窝地360亩。全村林草覆盖率达到64%,治理面积达到78%。在生态建设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该村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村民收入大幅增长,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36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一倍多。
如今的高西沟,“层层梯田盘山头,片片林草盖坡洼,台台坝地填平沟,座座库坝锁碧水,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