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玄展示寇遐的书法真迹。
“一城文化,半城神仙”这是《送你一个长安》中的一句歌词,也是古城西安的真实写照。在书法领域,如果说颜真卿、柳公权是这座古城永不磨灭的传奇,那曾经遍布街头的老牌匾,就是这座古城的另一张面孔。然而近年来,老商铺纷纷“变身”高楼大厦,以前的老牌匾成了稀罕物。而街头新的门头招牌则是千匾一面,很多还都是印刷体。对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无疑是一件憾事。
街头新门头 少点文化味
寇遐题写的“人民大厦”,郭宝斋题写的“西安文物商店”,邵力子题写的“大华饭店”,梅兰芳题写的“五四剧院”……对很多书法爱好者来说,二三十年前走在西安的大街上,光是欣赏商店的门头牌匾,就是一件乐事。
西安市书协副秘书长王涵从小爱好书法,曾经先后师从钟明善和杜中信,说起西安书法家笔下的门头牌匾,他如数家珍。“石宪章老师曾经在钟楼饭店工作,所以西安不少饭店、酒店这些餐饮单位,都请他写过门头。吴三大老师也给不少商店单位写过门头。”说起这些牌匾的趣事,王涵津津乐道。可如今,这种走在街头就能欣赏书法的“享受”,已经很少了。
曾经老牌匾 半城追忆情
然而不少老牌匾虽然不见了,可众多“老西安”却记着它们的故事。
“长乐门和安定门,都是从我岳父寇遐的字里面集出来的。”日前,已经年过古稀的中国书法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张玄给我们展示了他多年收集整理的寇遐部分书法作品。“原本朱雀门三个字也是要从寇老的字中集的,可是我翻遍了老先生的字,发现他根本就没写过‘雀’字,这可把人难住了。”回忆起当年的经历,满头白发的张玄笑了起来,“后来他们就问我‘你不是字也写得不错吗?就你来写吧!’于是我就仿照着寇老的字,写了‘朱雀门’三个字。”这段“翁婿续写”的故事,成了这个书写过程中最具暖色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