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性保护秦腔剧本
历时3年通力完成
很多陕西人都有着深刻的秦腔情结,正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然而百年的经典剧种流传至今,却出现了秦腔剧本杂乱无章,有些剧目甚至濒临失传的局面。为了抢救性保护秦腔剧本,也为了让古老的秦腔剧种再放光彩,《西安秦腔剧本精编》大型经典文化工程从2008年开始正式启动。这是一项大型的剧本编制工程,收录了西安市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五一剧团四大著名秦腔社团上自清末、下至21世纪初百年来曾经上演于舞台的保存剧本,并对目前所能找到的剧本进行挖掘、搜集、整理,经过甄别优选,最终选定出版剧目679个。
该套系列丛书每套计6函、68册,2800余万字,是我国目前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剧本搜集整理保护工程。系列丛书由西安市曲江新区投资800万元,西安曲江文化中心统筹协调,西安市政协文史委员会、西安曲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出版社通力合作,历经3年多时间最终圆满完成。
专家学者盛赞
丛书精神效益影响深远
昨天上午,《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戏剧史博士生导师季国平,原中国戏曲学院院长、著名戏剧评论家周育德以及我省专家学者李炳武、刘宽忍、甄亮陈彦、冀福记、刘养民等汇聚一堂。值得一提的是,易俗社创始人、著名秦腔剧作家范紫东之子范文豹,易俗社创始人、著名秦腔剧作家孙仁玉之孙孙永宽也出席了研讨会。而今年恰逢易俗社成立100周年,《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的出版,无疑为百年易俗社送上了一份厚重的生日贺礼。
与会专家学者对于《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的编辑出版,不仅从根本上推动了陕西文化的发展,使秦腔成为陕西文化最生动的名片,也对我国其他剧种的保护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这个文化工程具有重大的文献价值,让沉睡多年的剧目重现天日,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季国平说:“一剧之本,剧本是最难的,我们现在的秦腔遭遇了严峻的时代挑战,与主办方的高额投资相对应,这一重大文化工程产生的精神效益更是无法用资金还衡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是这项文化工程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周育德评价这套丛书是中国历史上百年来非常了不起的文献:“这部丛书为当代和今后的秦腔创作提供了深厚的资源,也将为秦腔文化学的研究提供极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