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2月7日电(记者杨一苗)在中国文坛,陈忠实是一位“安静”的作家,不造话题,不惹纷争。但近日随着《白鹿原》被改编为电影,这位老作家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日前,新华社记者对话陈忠实,聆听他对文学和人生的独到看法。
“作家,应始终不忘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1992年,长篇小说《白鹿原》面世,这部50万字的小说展现了陕西关中农村的历史变迁。2012年,在这部作品问世整20年的时候,《白鹿原》又将在影院与观众见面。
这些年来,《白鹿原》不仅获得了我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还先后被改编为话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而且至今仍以每年超过10万册的数量持续印刷。是什么让一部小说具有如此魅力?
陈忠实说:“对作家而言,作品最终要与读者完成交流;对我而言,获得最广泛的读者喜爱,是高过任何奖项的安慰。”
对于作品自身文学力量不足而进行自我炒作,用非文学的手段,达到名和利的收益,在陈忠实看来,永远不能获得文学真正的成就。他认为,“有些人,包括某些所谓前卫作家,用那种自曝隐私的极端方式炒作,刚开始的时候,的确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但现在留给大家的,显然负面比正面要多。”
陈忠实的大半生在老家西安灞河边的白鹿原上度过。从读小学到当民办教师、在公社工作,又调至区文化局工作,他没有离开过那片土地。直至成为专业作家,他也是带着铺盖回到老家的乡村院落潜心创作。
他说:“我的创作正是得益于我在乡村工作的二十年。作家要深刻地理解、体验生活,需要关注生活的运动和发展,不但要深入,而且要沉下去,真正到基层去体验生活。在中国文坛上,许多作家都是这样的姿态,他们平凡朴素,淡泊达观,却始终不忘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依然默默坚持着文学创作。”
“创作,就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白鹿原》面世后好评如潮,畅销不衰,但同时也有一些争论和批评。从小说出版,到搬上银幕,再到即将与观众见面,《白鹿原》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但陈忠实却始终坚持“创作就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在《白鹿原》出版后,陈忠实写了一本《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的小册子。“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为美国作家海明威所说,陈忠实认为,这句话说透了“作家创作这种颇多神秘色彩的劳动”。
陈忠实说:“我在自己的创作中,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我从初中二年级的作文课上写下第一篇小说,实际上就开始了寻找,只是那都是无意识的盲目,是从模仿赵树理的语言开始的。”“许多年后,当我在经过短篇小说、中篇小说的探索,进入到长篇《白鹿原》的创作时,企图要‘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句子’的欲望是前所未有的。然而,欲望并不决定结果。我在这本小册子里只是写到寻找过程里的一些零碎的事,却不表明我真正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最好的句子。
陈忠实认为,作家所寻找的“句子”,是创作个体对历史和现实事象的独特体验,既是独自发现的体验,又是可以沟通普遍心灵的共性体验。“创作伟大作品的作家无一不是那个时代最深刻的思想家。只有是作为‘深刻思想家’的作家,才对他所表述的时代有最深刻独到的理解,才会把这种理解转化为他的体验,用一种最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一个伟大作品就此产生了。”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