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1月20日电(记者刘阳、刘彤) 杂草丛生的荒沟因地制宜打起窑洞开起“乡村宾馆”;农民朝八晚五走进农庄当“工人”;几辈人相继守望的贫瘠土地上建起整齐划一的设施大棚……辛卯年末,陕西省合阳县杨家庄街道办事处如意村村民见证并经历了土地流转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
春节前夕,记者驱车行走在渭北高原。冬日萧瑟中,一片火热的设施农业建设场景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里就是如意村,一块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设施农业阔步转身的“示范田”。
临近年关,按照关中农村的习俗,早就该搁置好农具,在家里置办年货。然而记者走进蔬菜大棚,却见到了异常火热的场面:绿油油的圣女果苗破土而出,村民忙碌的身影不断闪过,施肥、浇水、挂苗等一连串动作看得人眼花缭乱。
温室大棚、锅炉房、科技中控室、坐镇现场的技术员……一件件的新鲜事儿让村民高忠民顾不上“过年”,在园区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摸摸那儿。
“这儿是旱塬,靠天吃饭,家里的几亩薄田能凑够口粮就不容易了。孩子上学的花费只能靠外出打工赚钱维持。”高忠民说,他在外打工十余年,啥苦都吃过,啥罪都受过。投资1亿多元的西韩如意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开工后,老高回到了家里,进入园区当起了工人。
“家里的土地都流转到园区了,每亩地每年拿330元租金;我和家里‘掌柜的’也拿起了工资,两个人每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全部算下来,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少咧,更重要的是,这是在家门口赚钱,不用担心照顾不上爹妈。”谈到如今的日子,老高脸上呈现出幸福的笑容。
如意村村支书成会民告诉记者,村里有1000亩耕地流转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明年5月园区正式开园,届时将建成100多座设施农业大棚、大型气调库、石磨面粉加工厂并解决数百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岗位。
产生示范效应,把科技扎扎实实带进农村,让农民切身感受到科技农业的效益,是当地党委、政府引进农业示范园区的初衷。合阳县杨家庄街道办事处党总支书记贺亚丽说,杨家庄的水土条件很适合种植苹果、花椒等农产品,但由于长期粗放式管理,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引进示范园区,就是要发挥示范效应,促进当地农业的科技、管理水平再上台阶。
贺亚丽说,示范园区项目完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销售收入3800余万元,帮助附近4个镇、街道办事处的5万余人实现务工增收和科技致富目标。
成会民指着投资数千万元,集种植、观光、特色农产品采摘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大棚告诉记者,明年5月份你再来看看,我们这个“穷疙瘩”肯定会成为合阳县的“新风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