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1月13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勇、陈钢) 刚刚过去的一年,历史积淀厚重的古城西安展现出亮丽新貌:世园会吸引游客1500万,改变“缺水少绿”印象;收获“蓝天”305个,逐步告别“土灰”色调;入选全国十大创新型城市,科技实力渐成发展引擎。
追寻西安“蜕变”的足迹,记者发现,近年来西安以开发区建设带动产业优化,以生态建设促进“绿色发展”,更新了城市形象,奏响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序曲。
世园会:开创“绿色发展”模式的缩影
新近评出的“2011西安十大新闻事件”,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荣登榜首。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办的世园会,从春到秋持续178天,5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接待中外游客1572万人次,不仅唤起了长安“盛唐记忆”,更以满园“花、绿、水”,为西安旅游增添了绿色印迹。
西安市旅游局副局长康立峰说,西安旅游长期以历史、人文景观为主,被称为“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十多年来,西安通过“新旧分治”,形成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旅游特色,通过举办国际“绿色盛宴”世园会,西安旅游形象实现了“脱胎换骨”。
受世园会拉动,去年1月至10月,西安接待游客5500万人次,同比增长38%,旅游总收入增长40%。北京游客刘晓娟去年下半年到西安旅游后,惊讶地说:“人文记忆和绿色梦想实现了融合,西安像一个文化特色鲜明的园林城市。”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说,自然之美与人文景观同放异彩,是古城西安开创“绿色发展”模式的缩影。
“八大开发区”:奠定绿色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工业形成“历史包袱”,科技资源难以成为经济优势,地处内陆的西安,发展步伐长期落后于同类城市。近十年来,西安大力推动“八大开发区”建设,构建起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早成立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云集了8000多家科技型企业,累计使上万项科技成果得以转化,而且一直保持3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目前经济总量约为全省的10%、西安市的30%。
像西安高新区的科技研发一样,西安经开区的装备制造业,曲江新区的文化产业,浐灞生态区的生态保护,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统筹科技基地,国际港务区的现代物流,还有航空、航天基地的军民融合,共同形成了西安“板块经济”的鲜明特色。
裴成荣说:“经开发区引领,计划经济时期西安形成的工业体系实现了改造、优化、升级,实现了低碳化、现代化、国际化。近两年西安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50%,与国际化大都市70%的指标日益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