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陕西频道9月3日电(支勇平)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菌根真菌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的作用机制”2日在陕西杨凌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这项研究成果丰富了菌根生物学和菌根抗逆的理论,为菌根真菌生物资源和菌根技术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据专家介绍,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大量减少,成为我国生态系统退化最为严重的区域,严重制约着该区域农林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长期以来在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中更多地注意到地上植被的恢复,而忽视了与植物共生的地下功能微生物及其在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明教授、陈辉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从2007年开始,在黄土高原干旱、贫瘠的特殊立地条件下,选择水上保持、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微生物学、林木遗传学和森林生态学等有机结合,从地上部分和与其紧密相关的地下部分(菌根真菌)的整体出发,在植物―菌根―土壤三者之间系统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中根系生态系统的恢复,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据了解,这些创新性成果主要有:分离鉴定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主要乔灌木和草本植物外生菌根真菌32种,丛枝菌根真菌43种;从中鉴定出2个中国新记录种,筛选出耐旱耐盐碱菌株12株,抗病性菌株6株,抗重金属菌株3株;揭示出黄土高原菌根真菌增强林木耐旱性和提高植物对盐碱、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抗性生理生态特性与机制,这对丰富我国逆境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展现了菌根真菌在逆境造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中他们发现菌根真菌具有增强土壤微生物碳代谢活性及碳源利用和提高植物光合速率的作用;菌根真菌增加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提高植物氮素营养的转化和利用。完善了菌根在干旱贫瘠生态系统能量转化和养分利用中的作用机制。(完)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