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
|
|
2011-9-26 11:06:00 来源:三秦都市报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2007年11月,渭南市秦腔剧团创造性地建立了“周末一元剧场”,即每个周末组织一场以全本大戏为主的戏剧节目,剧团只象征性收取一元钱票价。如今近4年时间过去了,此举不但救活了一个剧团,还实现了政府、企业、群众多方共赢的局面。渭南周末“一元剧场”已经作为渭南的一个标志性的品牌得到了多方认可,还使得秦腔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剧目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困则思变 票价高了没观众 戏唱给谁听呢 渭南市秦腔剧团有着辉煌的过去。该团曾培养出余巧云等秦腔艺术界泰斗级的名演员。他们排演的《五味十字》、《千树万树梨花开》、《王鼎尸谏林则徐》等剧目,曾获得过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但随着时代发展,因为种种原因,到剧场看秦腔的观众越来越少。由于没有门票收入,剧团不愿意排戏、演戏,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渭南秦腔剧团走上了下坡路。 渭南秦腔剧团团长张天平称,那时剧团的商业演出很少,也不敢演,因为观众很少,每一场演出成本是3000元。往往是演一场赔一场。一年只有20几场演出,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一些红白喜事。剧团就和农村的自乐班差不多。 面对剧团困境,渭南市相关部门十分着急。2007年底,渭南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局专门成立了一个课题组,商讨如何才能让剧团走出困境。最终,课题组提出一个大胆设想:从社会效益入手,通过低票价把观众想办设法拉回到剧场来。但是,票价到底定多低呢?有人说5元,有人说10元。 张天平说,开始进行了一场试演,票价定在5元钱,结果只卖出60多张门票,面对300多元的门票收入,许多人对这种低票价做法提出异议。 但是,渭南文化部门坚定了低成本服务群众的决心,票价再次下调,决定票价只象征性收取一元钱。自2007年11月开始,由渭南市秦腔剧团在每个周末组织一场全本大戏为主的文艺节目。名字确定为“周末一元剧场”。 但是,一元钱的收费价格,在剧团里还是引起轩然大波。许多艺术家和演员纷纷找领导理论,“我们的艺术价值仅仅只值一元钱吗?人家农民工一天还挣40元钱呢。”后来,在市文化局和剧团领导的劝导下,大家终于达成共识,票价高了没观众,戏唱给谁听呢? 峰回路转 “一元剧场”开演后 场场观众爆满 提及“周末一元剧场”开演第一天,渭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全部亲临捧场,设有700多个座位的剧场,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挤满观众。张天平给记者算了一下账,每张门票一元钱,那天门票收入就达1000元左右。那天的盛况,是渭南市秦腔剧团十多年来没有过的。当天演出成功后,当地中国银行提出冠名10场演出。拿到3万元冠名费,张天平说,他感觉到剧团的好日子来了。 “周末一元剧场”开幕之后,场场观众爆满,经常存在一票难求的情况。演员们的演出热情很高,这种良性互动使这一活动越办越好。如今,剧团从无人问津,到商演不断,先后举办了华县演出季、中国移动富平演出季、华阴演出季、蒲城演出季,推出了富有特色的“周末一元剧场”秦乐园戏迷演唱专场、余派传人专场演唱会、张爱莲舞台生涯52周年代表性剧目展演、河南豫剧专场、宋彩萍阿宫腔个人专场等活动,共累计演出近200场,受惠群众近20万人。演出费也从以前的每场3000元提高到5000元,今年已经达到8000元。而剧团优秀的演艺人才更是不断地涌现出来。2010年春节前夕,在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中,渭南市秦腔剧团演员党美丽荣获最佳演唱奖,赵超峰获得演唱一等奖。 名播海内 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渭南市一元剧场的推行和发展,得到了渭南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一元剧场”启动之初,市政府就拿出1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渭南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办好“周末一元剧场”。对此,市财政决定每年拿出12万元,对“周末一元剧场”进行演出补贴。 而“周末一元剧场”品牌的广告效应、内在价值也在逐步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名牌。当地多家企业单位先后为“周末一元剧场”提供资金支持。如今,“一元剧场”已逐步形成了“政府扶持、企业联姻、百姓受惠”的新模式。老百姓得到实惠了,政府让老百姓满意了,企业也实现了宣传的目的,剧团也实现了自己的发展,“一元剧场”这种新机制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而“周末一元剧场”也受到全国范围的广泛关注,2010年9月份“周末一元剧场”获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成功注册商标,2011年1月份,被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评为2010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2011年4月,被渭南市工商局认定为“渭南市著名商标”;2011年5月,“周末一元剧场”被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文/图本报记者张军建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