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周至县剧团在该县马召镇东富饶村为村民演出。
周至县辛家寨乡沙河村村民巩学民将瘫痪的母亲武月娥用轮椅推到演出现场,观看县剧团的秦腔演出。
周至县剧团在该县辛家寨乡沙河村演出秦腔《斩秦英》。
周至县剧团演员刘晓春在该县辛家寨乡沙河村化妆,准备出演秦腔《下河东》。
9月15日,周至县剧团在该县马召镇东富饶村为群众演出。
周至县剧团演员在剧团排练厅演出秦腔戏曲。
周至县剧团在该县辛家寨乡沙河村演出秦腔《断桥》。
近年来,市场缩小、经费拮据等困难使许多县级剧团举步维艰,而陕西省周至县剧团的演出却越来越红火,年平均演出由原来的400多场增加到现在的800场左右,剧团实力不断加强。
周至县剧团1953年由秦腔艺人张捷民筹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消费单一的时期,周至剧团曾红极一时。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多元文化冲击,剧团经费拮据,人才流失,几乎陷入绝境。但是,周至县剧团认识到,在素有“戏窝子”之称的周至,看秦腔、听秦腔、谈秦腔已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县剧团只要适应群众的胃口,就不愁没饭吃,没戏演。
1984年,周至县迈出基层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对县剧团进行重组,保留12名骨干,将30名县艺校毕业生补充进来,从邻近县区“招兵买马”充实骨干队伍。改革后,剧团不再由县财政大包大揽,开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
为了求生存谋出路,周至县剧团改变过去“守株待兔”的消极等戏模式,主动出击,跑市场,把市场慢慢延伸到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乡村。周至县剧团还对传统剧目进行了扬弃,注重弘扬人生意义、伦理道德、生活哲理等对社会有益的部分,摈弃迷信、封建宗法等糟粕,并尽可能地加快戏曲节奏,让观众一目了然,看懂故事,欣赏唱腔,观赏艺术。
为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周至县剧团1999年办起了80多人的演员训练班。2004年,剧团从中选出40名优秀学员成立演出二团。如今,周至剧团已拥有两个演出团总共130多人,两套戏剧服装道具设备,60多本大戏和几十个折子戏。为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他们还精心创作了一台融歌舞、小品、快板、杂技、魔术、武术等不同表演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文艺节目。
为赢得市场,适应观众需求,剧团投资20多万元修建两个排练厅,并先后投资80多万元更换舞台灯光、音响、演出服装、道具、场景,每年投入10多万元用于演员艺术培训,有偿征集优秀剧本和聘请名导编排新剧。
对于连续“走红”近30多年的周至剧团,许多秦腔戏迷说:“只要合群众的胃口,大家就爱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