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一年一度的七夕在商家的炒作下,热热闹闹地过去了,然而,它给人们留下的回味却并不多。作为“中国情人节”,七夕尚未找到自己。
七夕是不是中国情人节?几年前便有学者提出异议,首先,牛郎织女并非情人关系,第二,七夕情感的主体是家庭和睦与稳定,并非爱情,第三,七夕历史比西方情人节更悠久。
七夕作为节日,可追溯到汉代,但《诗经》中已有织女的说法,早在战国时期,楚国便出现了牛郎织女的传说。
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人们在苍穹下耕作,被星辰吸张所震撼,便将其人格化,将自身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附丽其中。这种情绪在相同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中产生了共鸣,故流传广布,相沿两千余年。
老北京七夕文化异常丰富,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种生求子、拜织女、拜魁星等,这些民俗都与女性有关,主旨是为女性祈福,接近于“女儿节”。
然而,这个充满家庭亲情的节日,为何变成“情人节”了呢?
因为,古代中国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只承认文明国家,华夏与夷狄的区别不是种族差别,在于是否接受教化,换言之,只要认同华夏文明,那么就是中国人,与血胤无关。然而,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这一概念遭遇了挑战。
一方面,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们发现,西方文明较传统文明更有竞争力,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他们急于改造中国文明,希望它能和西方同样“文明”,所以总想肢解传统,与西方文明硬性挂钩,于是,七夕成了情人节,儒家成了儒教,完全不顾两种文明的本质差异。
另一方面,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动员群众,可传统国人生活方式稳定,不愿改动,为了推动他们,便在心理上打击他们的骄傲感,把他们说成是“不文明”的,从而逼他们“进步”。
于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科学、民主、自由等理念推进缓慢,反而是服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民间习俗等变革最为剧烈,可改变了这些就能实现现代化了吗?却无人反思。
随着发展的伪激情消退,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传统丧失后的空虚感,于是,转而对民俗进行了新一轮的“发掘”,把许多早已淘汰、并无现实基础的习惯又刨了出来,当成偶像来崇拜。于是,七夕戴上了“中国情人节”的帽子,包装以穿针乞巧、拜织女等原本就没有广泛流行的形式,最终成了“四不像”。这样的民俗,大家怎么接受?
所谓民俗,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经验积累下自然形成的,只要有开放的环境,开明的管理,自组织的氛围,才有可能有生命力,否则只能是留下一片喧闹的“官俗”。看来,复归七夕的真精神,依然任重道远。
本文资料主要引自《北京志·人民生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