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故里在宝鸡!""宝鸡是炎黄故里。""宝鸡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姬黄文化在宝鸡探源寻根。""宝鸡,全球华人老家!"
这些耳熟能详、振聋发聩的炎黄文化社科成果和历史事实,在一代代专家学者和考古研究工作者的苦苦探索、挖掘和论证中如剥贝见珠,光华夺目的呈现在了世人面前,成为全球华人寻根之旅中新的制高点。如何将历史上炎黄二帝的形象和故事更艺术化,异彩纷呈地展现在全球面前?这是宝鸡几代人追求的圆梦之旅,也是历史赋予宝鸡人责无旁贷的使命。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管委会的决策者看准了这个历史机遇,肩负起了这个重大责任,与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金牌制片人联袂"出演"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戏。
春天的传奇--走出历史的炎黄,让宝鸡成为华人老家
1993年的春天,南来的风越过秦岭,在汤汤渭水之阴缱绻。常羊山上依稀传来的鼓乐拂过青苗黄花,在灿烂的桃花之间牵绊着南风的脚步。茂林之中,旌旗飘摇,一队金盔黄袍的神农乡村民手执香火,八抬"三牲",三步一叩,五步一拜,用乡间至高无上的礼仪,将炎帝"神灵"牌位从天台山请到了常羊山。近万民众前来观礼,目睹慈祥的炎帝像、雄伟的炎帝大殿、开阔的炎帝广场在这个春天里落成。巨大的炎帝冢在十几里之外遥遥相望,庄严肃穆。从香港赶来祭拜炎帝的张来明先生感叹:炎帝是宝鸡的精神寄托,更是全球华人的精神寄托。炎黄子孙从此有"家"可回!
又是一个春天,宝鸡炎帝园会议室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十多名专家学者。他们从各个角度论证、诠释"炎帝故里在宝鸡"的重大历史和文化课题,湖南大学教授何光岳以翔实的史料和无可辩驳的论断,斩钉截铁地提出"宝鸡就是炎帝故里!""炎帝就出生在宝鸡姜水一带的蒙峪沟。"
此后,在每个春天的清明,从政府官员到各界群众,从华夏南北到五洲四海,总会有不计其数的炎黄子孙聚集在宝鸡炎帝园、炎帝陵,追思先祖开基的筚路蓝缕--"创始定有人千载歧黄崇炎帝,流传安天据八方稼穑念神农"。每年清明的晚上总能在中央电视台看到祭拜炎黄二帝的新闻报道。炎帝园广场每天总有数万人流,十几台大戏,数千人蹈舞颂歌。炎帝园不但是全球华人的追忆先祖的神坛,也是宝鸡人继往开来的精神家园。2011年春天,宝鸡炎帝研究会召开《炎黄二帝与宝鸡》学术国内专题成果发布和研讨会,提出"黄帝最早出生或活动就在宝鸡的渭水流域"的观点。学者们从历史、考古、民族、民俗等学科的范畴,追寻黄帝在黄河流域活动留下的蛛丝马迹,在尘封千年的历史中,找寻文明初启时的那一缕曙光,黄帝的足迹在渭水之畔渐渐清晰。宝鸡,不仅是炎帝故里,而且是黄帝故里!草长莺飞之时,央视大戏《炎黄大帝》剧组赶赴宝鸡。张纪中一行在秦山渭水间苦苦寻觅,一幅幅田园美景、山川秀色在"大胡子"的脑海中与曾经苦思冥想的场景一一吻合,张纪中的冉冉长须中透出了欣慰和自信:"宝鸡,我选对了!"张家班里的执行制片人宋亚平、总美术项海明、媒体总监何远波等兴奋不已,与市长戴征社签署合作合同,将宝鸡定为央视外景拍摄基地。市委书记唐俊昌送给张纪中一座出土于宝鸡、在中国文字史上第一次出现"中国"二字的青铜器复制品--"何尊"。张纪中在副市长丁琳的陪同下祭拜了炎帝陵,心有感慨地写下"源远流长"四个大字。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