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中国的木雕技艺已达到相当水平。在湖南长沙和湖北江陵等地的楚墓以及河南信阳等地的战国墓中,曾出土许多木俑,或以单块木头雕成,或以榫铆结构拼接手臂,姿态各异。木俑身体或着服装,或着彩绘,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身份和动作。这些木俑代表了战国时代中国的木雕水平。
鱼形木刻 史前。长11厘米,宽3.5厘米,厚2.7厘米。1977至1978年间在浙江河姆渡出土。距今7000年。形象生动,周身阴刻大小不等的圆窝纹。
秦汉时代,厚葬成风,以俑陪葬的数量很大,从秦始皇兵马俑到汉景帝阳陵的兵马俑,其规模之巨,可见一斑。木俑数量随之增加,题材有所扩大,雕刻技艺进一步发展。汉代官府已设有专门制作木俑的机构,使此时木俑数量和品种俱增。汉代的木雕,刀法酣畅明快,各种动物禽兽的形象和神态特征,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充分反映了汉代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木雕工艺。
迦叶木雕。唐代。此件大型木雕头像"迦叶",以准确的写实形貌表现他那神情端庄.亲切慈悲的容貌.
宋元时代的木雕,缺乏唐人宏伟奔放的气势,但在写实手法的精雕细刻上更有发展。宋代艺术题材内容,较唐代更走向世俗化,木雕作品中,宗教性雕刻亦占重要地位。在宗教人物的形象刻画上,世俗化更浓,菩萨、罗汉和侍者的形象皆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故更贴近生活。
老君木雕。元代
明清两代大型的木雕工艺主要集中在宗教人物与建筑装饰上面。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统治阶层奢侈生活的要求,以观赏和装饰为主要目的的小型木雕工艺也发展到历史的高峰。当时的木雕工艺有宫廷和民间之分。明清两代宫廷内都设有专制木雕的机构,聚集着很多全国一流的能工巧匠,制作供宫廷和官府所需的木雕工艺品。他们在制作上往往用料贵重,不计成本,务求精美,很多精品均出自于他们手中。由于制作过分追求精细,有些作品流于造作烦琐,结果适得其反。民间木雕工艺的观赏对象主要是平民百姓,木雕艺人长期生活于民间,因此,其作品往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淳朴豪放的艺术风格。
韦驮木雕。明代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