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型情景音画《延安颂》6月27日西安首演的临近,社会各界的期待也全面升温。昨日,记者来到第四军医大学长乐大礼堂,现场感受了《延安颂》的视听震撼和精神力量。 舞美运用版画风格静动结合 “我们整个剧是一个大型情景音画,之所以这样定位就是想在形式大胆的突破和尝试,有别于以往的晚会形式。”《延安颂》执行总导演赵京生告诉记者。“从舞美上讲,我们使用了斜面的大车台,立面的视频,摒弃了以往视频素材比较繁多和堆积的方式,采用了单纯的版画形式,使视频呈现出静态的一景,在静态中营造局部的流动来烘托舞台表演。”而现场中记者看到,以版画形式的舞台气氛,真实、丰富而有活力地展现出了最具代表性与标志性的陕北人文风貌和风土人情。 结构五部分叙述情景再现红色经典 导演赵京生介绍,大型情景音画《延安颂》分为五部分,分别是序、民族召唤、边区曙光、将士出征以及尾声,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讲述党中央延安十三年的故事。每一段讲述都有情景的人物呼应,在情景人物划时空的对话中,带入到每一部曲中,和内容进行衔接。同时,也融入了陕西当地的一些民族特色,比如安塞腰鼓、海腔等,还有西安当地的一些元素。“这几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因为在分步排练中基本达到了要求,之前的排练分为舞蹈、合唱以及视频制作三个部分同时进行,现在主要是合成阶段的磨合和调整过程,相信到时一定会给观众带来非比寻常的艺术享受。”赵导激动地说。 创新打破歌舞晚会模式 “打破以往晚会歌伴舞中‘歌’的形式,每一个演员都是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角色出现在舞台上的。”赵导介绍,每一位舞蹈演员的表演都不只是简单的三分钟的动作,而是带着人物,带着角色出现在那个时代的,把舞蹈演员作为活体道具,先把自己约束起来,在约束中追求极致,然后才能寻找出新鲜的表演形式,也才能打破以往的传统的歌舞晚会的模式。 另外,这部大戏还开了个先河。赵导说:“在红色经典歌曲中,大合唱比较多,以往合唱演员主要只是完成唱的部分,最多是加些简单的手势和肢体动作。而这一次,合唱演员不单要完成合唱,还要扮演那个时代的人物,而且还要做很多符合人物特性的动作,配合整个舞台场景,上下呼应,形成一个大的协调的氛围,这是我们在创作中的一个着力点,也是以往此类型演出中所没有的。” 演唱原汁陕北味与流行风的融合 尹相杰憨厚纯朴的歌声和“绥德婆姨”王小怡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一起唱响,整个彩排现场都荡漾着动人的歌声。因为尹相杰还没来西安,王小怡就与另一位替身演员,先进行走台和彩排,两人在悠扬的歌声中捧着课本,一幅小夫妻共同学习知识、共同进步的温馨场面立即跃然舞台之上。 据介绍,《夫妻识字》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马可创作于延安时期的秧歌剧,曾被王昆,郭兰英等老一辈艺术家无数次演唱至今经久不衰。这次在大型情景音画《延安颂》中,《夫妻识字》中的一段经典唱段,将作为第二部曲《边区曙光》的第四部分在舞台上亮相。在这部剧中,《边区曙光》将为观众展现出一幅边区风情画卷,展示延安精神传遍陕甘宁边区时,人民群众满心喜悦,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次,导演们专程从榆林市民间歌舞团调来了红遍陕北的十大民歌手、“绥德婆姨”王小怡来出演《夫妻识字》中的女主人公,就是看中了她唱出的陕北民歌味道特别正宗。而用尹相杰来出演王小怡的丈夫,就是看中他歌声朴实,扮相憨厚。 王小怡告诉记者,《夫妻识字》的唱段很有延安特色,表达着人民群众在抗战时期的精神状态。“今天我第一次来彩排,一站到这个舞台上就觉得舞美设计和舞台道具都特别真实,那些窑洞、麦垛太逼真了,我真有种回到了黄土地的感觉。” 在来之前,王小怡还不知道在舞台上扮演自己丈夫的是尹相杰,在听到录音师拿来的尹相杰提前录好伴奏带之后,王小怡眼前一亮。对于这位自己未曾谋面的“丈夫”,她评价很高:“虽然尹相杰不会说陕北话,但他唱歌很有自己的特色,圆润饱满,憨厚朴实,而且歌声里的陕北味道一点不逊色。相信到时我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一定能鼓舞人心。” 余明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