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游,游三秦,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首页 | 意见反馈 | 资源搜索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今天是: 西安 | 宝鸡 | 咸阳 | 铜川 | 渭南 | 延安 | 榆林 | 汉中 | 安康 | 商洛 | 杨凌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百科>>正文
道情又称“拉波戏”(1)
字号:   2011-5-5 12:19:00  来源:本站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声名赫赫的秦腔、委婉动听的眉户戏,都是陕西的“流行曲”。但当岁月的箫声逡巡而过,曾如秦腔、眉户一样流传于此的悠悠道情,却离我们越来越远。道情在民间又称“拉波戏”,在古代则称为道歌,最初是传道者宣传教义和募捐化缘的说唱艺术:由云游道人拿上尖板渔鼓演唱。后来传于民间,才形成一人唱、众人和的坐唱形式。而经过长期演变,如今一些地区的道情逐步成为演唱有故事情节的剧目,还配有皮影戏。

    近两年,周至道情、临潼关中道情皮影戏、长安道情陆续拿到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入场券,引起了不少人对道情这一民间艺术的关注,但这并没有扭转它的整体命运,受现代生活节奏和娱乐方式的冲击,如今西安一带的道情生存环境正日渐缩小。

 存在了一千多年的道情社

    我们对道情的探寻,从离市区最远的周至县开始:经历2个半小时的高速公路行程抵达周至县城,记者一行仍需要再在同行的周至文化馆周主任“右拐左拐再左拐……”的不断指引下,驱车在乡间村里行进半个多小时,才算到达此行的目的地——周至县楼观镇军寨村的一个农家小院。

    军寨村是一个只有600多人的小村庄,但传说中,离这里不远的楼观台就是道情的发源地,而这里,也存在着周至如今唯一的一个活体道情社。楼观镇文化站站长张德文告诉我们,被申报非遗的周至道情,就是此地的“军寨道情社”,“社里如今有十几位老人,都在村里住着”。一位中年男子这时骑上辆自行车出了小院,叫人去了,张站长说,那是军寨村的村支部书记杨战林,他已经过世的父亲,也是道情社的一员,而他本人则是如今道情社的社长,也是最年轻的成员,“他也会唱,但主要还是做一些组织工作,管管社里的资金。你们真要听,还是得听老人们的”。

    由于一些成员外出或下地干活,除了杨战林,我们只采访到了道情社的陶宏德、李效林、李效荣、以及周至道情传承人陈德荣四人。这些已经六七十岁的老人们或许因为平日没事,大家都会聚在一起练练唱,嗓音保持了特有的洪亮,而说起军寨道情社,63岁的陶宏德很是自豪,颇有点“咱家这是根正苗红”的意思,“周至县志在公元423年就有军寨道情的记载了。这个社存在了一千多年,道情曲也是从一千多年前传下来的,不容易啊!”

    老人们回忆自己当年学道情,已经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事情,“我们的师傅都是一个人——道情社里上一辈的能人杨八爷,那时跟他学道情戏的都是村里十几岁的娃,因为反正也不读书,更没有电视电影看,整天闲在家里,听道情戏就是最流行的娱乐方式,而学成了道情戏,可就是村里受欢迎的文艺青年了!”李效荣口中这位杨八爷的“官名”,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但他却记得杨八爷对弟子是来者不拒的,“只要是村里有兴趣学道情的,都可以跟着他学”。

    尽管如此,学道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陈德荣回忆当时一起学戏的十几个孩子里没几人识字,“要硬生生记大段大段的唱词,而道情的曲更是没有书面记谱的,完全靠口传心授,学起来很是艰难,可没人放弃,学了十几年,大家总算把八爷传下来的十几个本折戏和十几个调学了下来,没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丢了”。

    伴奏乐器声音可传至1公里外

    由于社员们年纪都比较大了,李效林说如今道情社只有在过会或是有红白喜事邀请的时候“正式唱一下”,在我们的不断“撺掇”下,老人们决定现场演出经典道情戏《卖道袍》的其中一段。为表正式,他们甚至找出了一个在记者眼里足以号称文物的唱道情的主要伴奏乐器——一个据说从清代甚至更早年代流传下来的老渔鼓。

    当古老打击乐器响起,这个长约四五尺的筒状乐器在李效荣的击打和拍奏下发出“噌噌”、“嗡嗡”、“嘭嘭”的响声,而伴随这样的响声旋律,“主要演员”陈德荣开始如痴如醉地演唱,虽然只是坐唱,没有更多华丽的舞台动作,但从他声腔里发出的浑厚却不失婉转的嗓音,清雅而高亢,足以打动人心。记者尤其陶醉于道情的和声部分——当众人为陈德荣和音时,简直堪比最美妙的混音效果。据说,好的渔鼓虽然貌不出众,但是在一定范围内距离越远听得越清晰,声音可以传至1公里地外。这话也许是真的,因为当老人们开唱不久,我们很快发现小院门口挤满了一群好奇的“小脑袋”。

西安的戏迷可能更熟悉、也更习惯于欣赏秦腔和眉户。但在李效荣眼中,道情自有它独特的魅力,“道情既有秦腔的板腔体成分,也有眉户的连曲体成分,而且唱词朴实、通俗。”老爷子说道情也是“优雅戏”。

    西安群艺馆非遗保护部主任王智告诉记者,由于早年一般是民间道人进行传唱,其游走性质,让道情流传各地而且形式上大同小异,之所以又各有细微差别,则是与当地方言及地方小曲的唱腔有所融合的结果,比如在陕西一些地区的道情就融入了秦腔的因素,而陇东道情同当地的皮影戏相互融合,已形成著名的陇剧。又如河南坠子的形成,亦是道情与其地民间曲种合流的产物。

    军寨村的村支部书记杨战林则告诉记者,道情的唱词从古至今也有不少变化,从“传道专用”的讲述升仙道化的传统道情,演变到如今有不少歌者自己创作新唱词。他边说,边给记者展示了军寨道情社新创作的《十唱建设新农村》,“还没来得及排,准备眼下就开始练了”。

    道情在陕西有三个“黄金期”

    离开周至,记者一行又辗转来到位于长安区韦曲北街的长安区剧团(原长安县剧团),在大门口,打听家住此处的长安道情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王昭玺的具体住址,简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刚问了一句,正看别人下棋的一群人纷纷指起路来,有位大爷在指路后很自然地加上一句,“你又是哪个电视台的吧?”看来,这位采访对象是这一带的名人。

    从1958年起在长安区剧团做秘书兼任艺术股长的王昭玺,相比周至的“陈德荣”们的“实践型”,是“研究型”传承者——他通过数十年的搜集整理,完成了《长安道情音乐》两册书。

    虽然并没有考证到是否道情真的从周至楼观台起源,但王昭玺认为早在唐代,道情开始进入一个全面兴盛期。“唐朝大诗人韩愈的《华山女》中,就描述了中唐时期,佛教和道教宣教唱对台戏的热闹景象,吕纯阳、钟离权等道教徒留下的‘结交常与道情深,日日随它出又沉’等诗句,更可见当时京城内外宣讲道情的盛况。唐诗后几卷也有道情词。”此外,他还提到了唐朝《续仙传》的记载:“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蓝采和手持拍板(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这可能是对早期道情的最具体的描写了。”

    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民间小调突然成了举国追捧的“流行乐”,王昭玺分析可能因为当时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重视道教,并将其奉为国教,一时道教大兴引发的。“虽然兴盛从唐朝起,道情的形成年代也许更早”,西安群艺馆非遗保护部主任王智也曾对道情的源头有过追寻,他提供了《西汉演义》第三十回中,张良在街头扮作乞丐教幼童们唱道情的故事情节,用以佐证自己的猜测。

    而杨战林对道情的辉煌记忆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道情可是火得很,几乎天天晚上社员们都会在村里唱戏,就在这个院子,每天挤得满满登登全是人。”他说,逢年过节时,村里街坊更经常席地而坐,敲起渔鼓、简板,拉起丝弦,一唱唱到深夜。

    王昭玺还补充了道情的另一个“黄金期”——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全国“小戏汇演”“新剧汇演”前后,“当时的陕西省戏曲学校专门设立了道情班,聘请民间老艺人为学生传授道情演唱技艺,还创作改编演出了许多反映现实斗争生活的新剧目,比如《剪红灯》《山花姑娘》《墙上记帐》。1959年省戏曲学校道情班和长安县剧团将道情搬上大舞台,改编排演了《隔门贤》《墙头马上》”。

    如今,西安人最熟悉的道情曲目可能仍是《隔门贤》——上世纪80年代,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曾晋京汇报演出的这部道情戏引起了广泛好评。但少有人知的是,省戏曲研究院的《隔门贤》,就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临潼道情老艺人李世忠向长安县文教局传授剧本和曲谱,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长安县剧团的王昭玺和其他几名老艺术家传给研究院的。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道情又称“拉波戏”·铜质吉祥物“马上封侯” 一户人家传了几代人
·西安世园会将新增印度瑜伽表演项目·2011西安世园会金、银条上市
·西安敲定小寨商圈街区定位 东八里将成顶级商区·西安召开地铁听证会
·消费者维权:遇旅行社强迫购物可索赔两成旅费·浐灞生态区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
·莲湖公园荷花老化被挖 公园将引进新品种·延安黄龙山褐马鸡保护区晋升国家级保护自然区
·世园夜璀璨(多图)·如何选择旅游方式
·如何选择旅行社·旅游六要素
·旅游方法ABC·陕西有了10元假日秦腔剧场
·"从符号到解析"方力钧个人展在西安开幕·秦岭奇景 五月飞雪
·广运潭:从"垃圾围城"到"世园新城"·"五一"西安接待游客217.47万人次
三秦影像 更多

大散关

袁家村

宝宁寺

金香鲍美食

桃花节上看桃花

桃花节上看桃花

世园会探班

美食
 本月热门
更多
·三秦游 4月23日“西北小武当”山阳县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
·世园会游玩攻略-帮您轻松游世园
·三秦游 5月1-2日 炎帝陵秦王陵,大散关消灾寺,七彩凤县看夜景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游览宝典
·首个中国旅游日 游客可以免费游览黑河景区
·西安向每户赠一份世园礼包感谢市民支持
图文阅读 更多
<% Set rsKind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qlk = "Select top 7 * from ziyuan_content where classid in (Select classid From Ziyuan_Classname Where classcname='交通出行') order by id desc" rsKind.open sqlk,conn,1,1%> <%WHILE not rsKind.eof%> <% rsKind.Movenext Wend rsKind.close Set rsKind = nothing %>

铜质吉祥物“马上封侯” 一户人家传了几代人

2011西安世园会金、银条上市

莲湖公园荷花老化被挖 公园将引进新品种

世园夜璀璨(多图)

秦岭奇景 五月飞雪

逾13万人昨雨中游世园
陕西景点 更多
<% Set rsKind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qlk = "Select top 7 * from ziyuan_content where classid in (Select classid From Ziyuan_Classname Where classcname='景点介绍') order by id desc" rsKind.open sqlk,conn,1,1%> <%WHILE not rsKind.eof%> <% rsKind.Movenext Wend rsKind.close Set rsKind = nothing %>

周至翠峰山森林公园

周至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翠峰山森林公园
·周至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县首阳山
·神木杏花滩
·神木西津寺(宝峰寺)
·神木红碱淖风景名胜区
陕西美食 更多
<% Set rsKind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qlk = "Select top 7 * from ziyuan_content where classid in (Select classid From Ziyuan_Classname Where classcname='景点介绍') order by id desc" rsKind.open sqlk,conn,1,1%> <%WHILE not rsKind.eof%> <% rsKind.Movenext Wend rsKind.close Set rsKind = nothing %>

周至肉夹馍

周至牛羊肉泡馍
·周至肉夹馍
·周至牛羊肉泡馍
·周至醪糟
·三原蓼花糖
·礼泉烙面
·乾州(乾县)四宝之一嚓酥
陕西特产 更多

周至翠峰饦饦

周至核桃
·周至翠峰饦饦
·周至核桃
·周至猕猴桃
·周至秦岭香菇、黑蘑菇
·周至黑河石
·周至秦岭土蜂蜜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
带宽支持:古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