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远征军中那些一流的考古学家也许不会想到,考古这个曾经自诩为贵族的职业,这个象牙塔中的追求,正通过普通人家中的电视机而成为公众的享受。今天,考古的公众化已经成为考古学界不可避免的趋势,也是考古学家们的文化自觉。时代给了考古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社会身份的机会,而在党的文化惠民号召中这样的审视具有了实际的含义。在陕西这样的文物大省,考古学家们正试图通过不断的公众考古实践给予考古更多的含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考古和民生的结合中,一种非同凡响的文化力量将给这双方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考古工作者首次采用新科技手段在凤栖原西汉张安世墓园采集墓室原始气体,为文物保护留下珍贵样本。
2011年4月8日下午2时38分左右,一个小小的探头伸进西汉张安世家族墓中唯一未受盗墓贼侵扰的M1号汉墓,历史在瞬间被穿越了——精美的漆器,华丽的纹饰,以及墓室中透出的神秘气息隐隐呈现。
4月9日早上9时15分,耳室的封门被考古工作人员慢慢打开,将封门砖依次取下进行编号。随着封门的开启,来自祖先文明的完整信息惊世一现。而这震撼的瞬间,正被全国的人们通过电视机共同分享着。
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过程,一个最专业的领域正用最平民化的方法被人们所感受并且分享;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作为公共的遗产,老百姓有权力分享这份文化的大餐。
考古从来被认为是孤独的探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前院长焦南峰曾有一句近似呓语的评价:“往返于远古文明和现实社会之间,游离于上层显贵和下层庶民之间,徘徊于荒冢废墟和艺术殿堂之间。”而今天,考古的孤独、神秘或者浪漫正被更多人用最简单的方式分享。
“了解自身历史,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也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至今、日趋完善的关键所在。考古学家有责任去推动这一进程。在这样的推动过程中考古学家本身也将面临很多的学术挑战。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这样评价公众与考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