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至11月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会同市县文物部门,对东西向穿越秦雍城城址北部的省道 S104(暨S210)凤翔过境公路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雍城考古队队长田亚岐说:“除已发掘的秦直道之外,目前在考古工作中很少发掘古代道路遗迹。在我们这次发掘的 6处道路遗迹中,有两处为唐宋时期的,两处是春秋战国的,另外两处是西汉时期的。”
据悉,这次主要发掘出的汉代道路路面宽18—21米,接近十字路口处宽度近21米,路土厚度20厘米。在发掘的这两处西汉道路中,最长的一处达140米。路面上有多条车辙,相互叠压,车辙宽度分别为1米和1.4米,车辆碾压出的辙梁清晰。这条西汉道路向北可能通往雍城西北部的雍山一带,向南可能通往雍水河与纸坊河的交汇处。经考古人员分析,该道路是西汉时期修筑的国家大道,与其交会南北向延伸的道路,则可能是分别通往城北的雍山祭祀圣地和城南的雍河水运码头。目前,在雍城城址内发掘出的西汉时期道路之下没有发现秦雍城时期的路土迹象,说明秦在雍城置都期间该国家大道是从城外穿越的,后来才改道于此。
据古文献记载,早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出于军事、政治、经济的需要,曾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也就是当时的“国道”,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出巡雍城、陇西等地均沿此道西行。西汉时期,在此基础上修筑了“回中道”(部分路段为西汉新修建),成为东西交通干道。到汉武帝时代,“回中道”不仅是皇帝西巡举行郊祀活动必经之地,同时也一度成为南线丝绸之路通往河西、西域进行贸易以及抵御匈奴的经济战略要道。(记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