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吴起县城。
吴起县委书记刘天才(左一)调研生态建设工作。
吴起县县长王彦龙(右二)调研现代农业工作。
生态修复后,吴起出现的雾海美景。
生态大棚里劳作的农民。
吴起现代农业园。
吴起镇金马社区农民广场一角。
大吉沟国家退耕还林森林公园一角。
生态修复后的金佛坪流域。
改造后的长官庙乡齐桥村。
在胜利山上放眼望去,绵延的山峦被绿油油的植物所覆盖,多年未见的浓雾将一个个沟壑遮掩得若隐若现,宛如江南的美景已经成为吴起3791平方公里上的独特景观。三年来,吴起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城乡统筹的方针,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建设,推进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协调发展,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全面提高。已经获得“全国造林先进县”、“国家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的吴起,正在大步迈向“国家生态县”。
创新工作机制 凝聚创建合力
2008年,吴起县委托西北大学编制了《吴起生态县建设规划》,从自然空间格局、资源保障体系、环境保护重点、人居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科学全面规划。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号角正式吹响。
吴起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为组长,9个乡镇和20多个部门的“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建领导班子,各乡镇全部设立环保专职机构,各村也设立了环保监督员,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实施了《生态县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奖惩暂行办法》,县政府与乡镇、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促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优先生态建设 打造绿色屏障
全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植树种草、兴水修田、打坝拦洪,全面推进退耕地和荒山荒坡治理。同时实行建管并举方针,强化封禁措施,减少牲畜破坏,全县林草覆盖率从19.2%提高到65%以上,土壤年侵蚀模数由1.53万吨下降到0.5万吨,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积极调整优化林分结构,加强林草抚育管护,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业和特色农业,促进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新建续建淤地坝339座,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700平方公里。2008年被命名为“国家生态示范区”。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大力实施沙棘、小叶杨、常青树、文冠果“四个百万基地”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加大县城四山、公路沿线、村庄周围绿化美化,先后被授予“全国造林先进县”、“国家绿化模范县”。
实施综合治理 严格控制污染
大力推进整治农村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深入开展“三化四改五整治”活动。“三化”即实施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四改”就是改水、改灶、改厕、改圈,“五治”就是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加大垃圾台、排污设施和圈厕改造建设力度,全面推行户收集、村集中、乡运转、县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彻底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倒、垃圾乱扔、畜禽乱跑现象。累计改厕18260户,建沼气池16380多座、联户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0处,推广节能节柴灶9868个。
高度重视石油污染防治。加快机制、技术、管理“三创新”,坚持源头、过程、终端“三控制”,倾力打造绿色油田。在开发中,积极采取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水回注、绿化边坡、硬化道路、建清洁文明井场、实施原油管输、推行清洁生产等一系列环保举措,有效控制了石油开发污染。截至2010年底,累计建成清洁文明井场2187个,建成率96.8%。建成联合站17个,污水回注率达100%。建成输油管线3970公里,原油灌输率达到65%以上。2010年被评为陕北油气资源开发环境整治先进集体。
加快改善环境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全面提升污染防治能力。投资近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医疗固废处理厂。投资5亿多元,新修城区河堤18公里,硬化小区巷道107条52.2公里,建成街头公园6个、社区小广场5个。累计建成公厕92个、垃圾中转站8个。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一处天然气站。大力推行集中供热、分户供暖,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县城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开工建设铁边城、长城等5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推行重点镇和人口相对集中的村镇建设污水收集管网,逐步提高乡村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