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华山景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在西安隆重召开,中国民情调查委员会主任何汉新,国家旅游局副巡视员邓宗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作协副主席白阿莹,省政协副主席李进权,省旅游局局长董宪民,渭南市委书记庄长兴,以及来自全国各界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和企业界人士在华山独特魅力的强大感召下齐聚古城,交流工作,共叙友谊,畅谈未来,共谋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华山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华山的巍峨、雄浑、大气、厚重,也进一步彰显了快速发展的陕西新形象、新面貌。近年来,华山景区不断加大投入,开发建设华山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传承和发扬华山传承文化,使华山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华山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华山景区明确了"文化立山、文化兴山、文化强山"的发展思路,全面打造华山"文化名山"效应。本次由华山景区管委会组织举办的"华山论剑--华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就是华山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实施文化战略的具体行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界精英汇聚一堂,就华山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今后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进行深入的研讨,共商华山旅游发展大计,围绕如何将华山旅游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主题畅所欲言。
何汉新(中国民情调查委员会主任):
华山自然景观独特,人文资源丰富,是国内著名的道教圣地,承载了众多的传奇故事。华山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交相辉映,文化多样性丰富,各种文化相互包容共存,既有道教文化的历史传统,又有华夏本源文化的厚重积淀,孝道文化更是数不胜数,这种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华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希望通过这次盛会,专家们、学者们共同研讨陕西文化的发展,探讨出一条华山如何做大做强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使我们2012年的文化产业在陕西省树出标本来。
邓宗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以上方方面面的专家对华山、对陕西的旅游倾注了深厚的感情,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在华山发展新规划马上就要落地的时候,我想说几点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国内有些大的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是重广度、轻深度,就是规划很大,规模很大,但是深度不够,这个深度就是挖掘和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打造它的核心灵魂的东西,这个方面不够。那么就华山而言,就是天人合一,这个天人合一就落实到文化这个根上,这个就要营造一种灵气。我们华山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很多文化上的节点、符号,都是我们赖以打造景区的好东西,精华的东西。第二,有些景区在建设当中,重眼前、轻长远。第三,重前台、轻后台。第四,重大项、轻小项。大项都有了,但是很多配套的小项不足,这个小项恰好是我们景区建设的细节。现在很多地方很豪华,也很不错,但就是在细节上往往做的不够。如果在华山发展过程中规避这些问题,做到让游客可进入、可停留、可享受、可回味,相信在座各位的心血是不会白白浪费的。
白阿莹(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今天有幸参加“华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感觉很高兴,因为这个论坛推出了华山旅游的整体规划,而且对华山旅游景区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前瞻性的、非常鼓舞人心的实施方案,这个方案的实施将使华山的旅游、渭南的旅游、陕西的旅游又上一个新台阶。
我主要谈三点意见,第一,面对华山的发展,我们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华山不但是我们陕西的,也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华山的发展。华山文化底蕴深厚,景区的独特性在全国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它那种特殊的魅力是任何一座山无法比拟的,它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都给我们带来很厚重的欣赏和思考的空间。面对华山的发展和建设的时候,我们要有敬畏之心,我们所有的发展规划,要能够很好地、认真地诠释华山的历史。第二,华山景区的发展要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一颗明珠。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能够创造出一种华山经验或者叫华山模式,这个模式应该是科学的,它确实对于发展整个华山,既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收益,也给历史、给文化带来发展的充分余地。这样的话,对于我们的发展会带来一种新鲜的感受。第三,华山的发展规划要有高标准。我们要按照世界一流景区的模式和发展要求去规划我们的景区,我们的服务设施、我们里边建筑的风格都按照世界一流的要求去做。现在旅游文化的发展,层次越高,受到欢迎的程度越大。参加这个研讨会,我很有感触,我觉得渭南市委、市政府确实非常有魄力,在六中全会之后,在这么一个学习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的时候,推出华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这实际上也是推行贯彻六中全会非常有力和扎实的一个举措,相信在渭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华山景区一定会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