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作为小杂粮的优势产区,小杂粮生产和开发的潜力有多大?目前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11月9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小杂粮生产和开发研究的榆林学院科研处处长张雄博士。
记者:陕北小杂粮的生产现状如何?
张雄:陕北是我国著名的小杂粮主产区,小杂粮种植历史久远,种植面积很大。仅榆林市小杂粮种类就有17类、130多种,常年种植面积300多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1.4%,总产量约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25%。延安小杂粮种植面积和产量虽然比榆林少,但也分别占到全市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的27.6%和15.3%。陕北小杂粮种植面积虽大,产量却很低,多数小杂粮亩产在60-70公斤之间徘徊。
记者:陕北小杂粮的增产潜力究竟如何?制约增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张雄:这些年来,我先后主持和参加多项以小杂粮为研究对象的科研项目。从研究的方法讲,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做了理论的计算,也做了小面积的田间实验,还调查了产区一些高产记录,用三者结合的办法印证增产潜力值。结果表明,小杂粮的增产潜力很大。如绿豆、荞麦、糜谷等,经测算,现实产量只有潜力产量的13%多一点。这就说明,在旱作农业区,只要充分挖掘增产因素,小杂粮的产量能大幅度提高。
小杂粮增产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品种混杂严重。大多数小杂粮育种手段落后,以农家品种为主,主要靠提纯复壮,专用品种、高附加值品种少,高科技育种手段几乎没有使用。二是种植规模小。除绿豆外,小杂粮大多在坡耕地上种植,水分流失严重,没有形成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三是栽培管理粗放。由于农民对科技知识的接受能力差,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面积十分有限,如近几年的绿豆双沟覆膜技术,一直难以大面积推广。四是投入跟不上。政府对小杂粮的研发、推广投入都跟不上需求,农民也不想多投入,特别是对肥料、品种等的投入。
记者:您主持完成的“黄土高原主要小杂粮降水生产潜力研究及开发”对陕北小杂粮生产有什么意义?
张雄:近年来,虽然小杂粮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改进以及加工技术方面的研究都逐步有了一些成果,但对关乎旱作物农区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降水生产潜力的认识却依然淡薄,这与陕北小杂粮干旱威胁严重、产量起伏不定的生产形势极不相符。2000年立项的由我主持的“黄土高原主要小杂粮降水生产潜力研究及开发”研究项目,细分为黄土高原主要小杂粮干旱适应性研究、小杂粮降水生产潜力研究及小杂粮降水生产潜力开发技术途径研究等3个专题。经过7年的艰辛努力,2007年4月,这个研究项目正式完成。经专家委员会评议,该课题对发挥陕北小杂粮的资源优势、促进产业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填补了我国小杂粮降水生产潜力研究领域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