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深秋,被誉为“陕西文化名片”的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将于11月中旬离开临潼华清池,赴韩国以及国内的北京、山东等省市巡演。
自2007年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历史舞剧《长恨歌》正式上演以来,从每年的4月到10月,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发生地华清池,《长恨歌》吸引并感动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华清池上演《长恨歌》,地处临潼繁华地段的东三岔广场,众多市民正在优美的音乐中翩翩起舞,其乐融融。而曾经是一下班就回家“给男人擀面”的王新晏,现在在临潼一家温泉工作,她每天都要向客人介绍温泉文化。王新晏说:“工作了五年,到处讲的都是文化,完全被熏陶出来了。”
作为西安市唯一的文化先进区,拥有周秦汉唐等大量文化遗产的临潼,近年来通过打造高品位的文化产品,采取“走出去”战略,不仅在文化促旅游经济上已先行一步,目前他们正将建设“文化强区”作为新的文化建设目标,一方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更在让文化服务区域发展,拉动临潼区域经济变强。
“文化,是临潼的强势资源,‘文化强区’就必然是临潼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开发,通过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从而推动区域发展。”临潼区委书记任军号说。
激活文化富矿 打造产业集群
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使临潼毫无争议地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焦点。《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临潼为重点,提出以华清池、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等历史文化遗迹为依托,打造临潼文化产业园区;以秦兵马俑和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中心,建设秦文化旅游精品区。陕西省、西安市都把临潼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板块集中建设。这些都为临潼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如何最大限度地激活文化富矿,将文化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临潼坚持从战略的高度谋划临潼文化发展,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整合、提升,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产业拉动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
在深度挖掘整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围绕“秦风、唐韵、御温泉”三大旅游文化品牌,规划建设了秦文化旅游区、唐文化旅游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初步形成了以三大区域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引入政府主导模式、国有企业模式和民营资本模式等“多元化投资模式”,在华清池策划推出大型山水情景舞剧《长恨歌》,在兵马俑馆前打造大型室内歌舞剧《秦始皇》,使沉寂千年的历史文化资源逐渐“复活”。建成的秦俑新村集中了秦文化和关中民俗文化的精粹,成为游客体验秦文化、关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旅游节点;集温泉沐浴、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华清·爱琴海国际温泉酒店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感受温泉沐浴文化的首选地。
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临潼大地,凭借文化产业这个现代利器,释放出了更新更强的能量。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项目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2010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69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6.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十一五”期间,年接待游客达750万人次,年旅游直接收入达到5亿元,拉动就业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