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壮大旅游文化产业 华山需要真抓实干
2011-10-25 9:08:00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建设“文化强国”为主题,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化建设发展作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部署。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社会凝聚起来的共同力量。华山,作为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旅游文化圣地,在文化建设上有着特殊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更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需要敢想、敢闯,真抓实干,走出一条“文化立山、文化兴山、文化强山”的路子来。真正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中明确任务,自觉运用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进一步明确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思路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和落实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展华山旅游文化产业的历史任务。
    中华民族文化强国航程的再次开启,也为华山建设国际一流旅游景区提出了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华山素有“华夏之根、民族之魂”的美誉,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文化立山、文化兴山、文化强山”所独有的优势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华山人有责任、有义务、有条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先做一步;有责任、有义务、有条件以“文化名山”的标准,更加自觉地担当起推动把“华夏之根、民族之魂”的美誉,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文化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更是一个文化旅游胜地的灵魂和魅力所在。华山历史文化的积淀历来为世人公认,但这是历史形成的,如何让古老的历史焕发出时代光芒,仅仅靠吃文化遗产的老本是不行的,必须依靠新的建设积累。因此,华山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文化的发掘、传承和宣扬,摒弃“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短视思维,而将文化紧密融入经济活动。2010年4月以来,华山风景名胜区积极致力于华山历史渊源资料的搜集,整理了仰韶文化、战国时期魏长城遗址、历代道教圣地、中华民族“华”之起源等丰富的华山文化根基,以文化提升华山大美,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与去年同期相比,华山实现游客和门票收入70%和133%的巨大增长。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需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更加频繁。中国在这场世界的竞争中刚刚取得了耀人的经济发展成就,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基石,创新精神和意识是动力源。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旅游文化圣地的建设发展更是这样。华山的建设要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大众对名山文化新的理解和需求,用当代意识和视角、用先进科技和手段不断创新,努力以旅游文化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在市场中抢先机、拔头筹。下一步,华山要进一步挖掘史料,利用平面媒体、电影和动画传媒等现代媒体技术或平台,下大力气塑造华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引领和教育功能,发挥文化产业潜移默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任务。我们将以华山文化的发掘和整理为基础,创立“华山”养生文化的文化产业品牌。利用网络文化平台,积极推进相关文化产品的创作。走出国门,进行广泛的国际间养生、武术文化交流,不断提高“华山”品牌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国际影响力。
    要发挥旅游独特优势,打好华山“走出去”战略。文化是无形的,其传承和传播需要载体,需要渠道和终端。“走出去”战略不仅是华山实现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更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历史责任,下一步,华山要以“让游客登华山可以获得极大民族自豪感”为重点,以前所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视野和胸怀,积极吸取国外发展文化旅游的经验,进一步丰富新闻、资讯、影视、动漫、游戏、演艺等旅游业的血液,以国际化的文化创意提升建筑、装饰、包装等传统产业。将华山文化元素或符号,经过创意设计植入建筑、装饰和包装材料及旅游纪念品,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华山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要把社会效益放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首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文化产业正在为经济总量贡献更多的比重。响应全会号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首位要求我们时刻谨记,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的执政观念。为此,华山在发展旅游服务业的同时,要自觉承担起发展文化事业的任务。文化事业是文化的积累与积淀,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强盛文化产业的根基。华山将积极投资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日益雄厚的华山文化力量,让华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山愈发灵动、愈发充满活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华山人要进一步明确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华山旅游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意识,尽快拿出与华山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相匹配的建设发展规划,真抓实干,不等不靠,敢想敢闯,真正走出一条“文化立山、文化兴山、文化强山”的华山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本月热门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