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挥别黄土灰墙 重新拥抱绿色世界
2011-10-24 14:34:00 来源:新华社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新华社西安10月23日电(记者陈君 冯国 田野)178个日夜的辉煌绽放之后,灞河北岸的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在22日晚间的阵阵秋雨中归于平静。但古都西安挥别黄土灰墙的身姿,以及重新拥抱绿色世界的勇气,仍让人心怀激荡。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20多年前的一阵“西北风”随着改革开放之风吹遍中国大地,也使古都西安灰黄两色的单一印象广为传播:黄的是黄土高原植被稀疏的干枯大地,灰的是封闭颓败的古老城墙。
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说,谁曾想起这里曾是世界舞台的中心?西安的前身长安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欧亚文明在这里自由交融。沿着丝路东来西往的商人、使节、僧侣、留学生络绎不绝,就在今天世园会的会址广运潭上,自信满满的唐玄宗甚至举办了世界上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一次博览会,以展示大唐丰饶的物产。
然而,“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盛世长安,不知何时只能在古人诗赋与今人呤唱中寻觅,遍地秦砖汉瓦留给外来者的更多是怀旧和感伤。到过西安的人甚至西安人自己,有时都会用“灰蒙蒙”“传统”等词汇来形容西安。
世园会的申办无疑使西安迎来了春天,重新找到舞台中心的感觉:西北地区罕见的城市生态湿地,会书写出怎样的传奇?千年前,长安人都是在西安灞河之滨折下柳枝,送别远行之人。如今,西安人正在这里挥别的不仅是参与世园会的各国宾客,还有黄土灰墙的固有印象。
西安世园会占地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就达188公顷,参展方除了两岸四地之外,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一起展示了全球700多种、4000多万盆各色植物,进行了8000多场独具特色的文艺表演,持续地传递着绿色的理念。
“这哪里是西安?分明像在江南!”在小桥流水间迷离了双眼的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梁亮胜惊叹道。十几年前记忆中灰的、黄的西安不见了,如今处处郁郁葱葱、繁花似锦。进入世园会园区,梁亮胜更是感慨“完全不认识西安了”。
但就在4年前,这里还是西安城边缘的一片“荒原”。居住在园区周边的村民告诉记者,世园会旧址是一片河滩地,遍地垃圾。现在,整洁干净的公路从读书村村口穿过,为世园会而搬迁的村民也将迁入新居。一位年轻人自信地说,世园会提供了工作经验,融入城市生活应该“问题不大”。
站在荷兰园以钢结构为骨架、外织竹条的马蹄莲形建筑上,隔湖远望世园会标志性建筑长安塔银光闪闪,在秋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正与唐代的大雁塔默默“对语”。 站在高99米的长安塔上,中国园林移步换景的别致之美遽然而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刘克成说,西安世园会中,东西方多样的园艺风格共聚一堂,草木不言,呈现的却是“思想的花园”。行走其间,它们传达着中国文化的自信,也表达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心智,有利于中华文化与世界多样文化的多元交流。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折射的是中国的综合国力,上海世博会展示的是科学与文明的发展,那么西安世园会则是生活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努力向世界展示一个黄土高原背景下的绿色中国。
西安市市长陈宝根说,通过申办世园会,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的古都西安向世人展现了近年来向绿色城市转变的系列成果。譬如,近3年来每年的“蓝天”数都达到300天以上,已建成生态水面4.5万亩,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也提高到了9.34平方米。可以说,西安城市的总色调由黄转绿,“八水绕长安”的历史美景正在逐渐重现。
作为一次荟萃人类园艺文明成果的盛会,西安世园会围绕“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精彩演绎了“绿色引领时尚”的理念,1572万游客的热情与认同,进一步坚定了古都西安迈向绿色生活的步伐。
陕西省省长赵正永说,将要落幕的,是时限明确的园艺盛会;永不忘记的,是薪火相传的文明理念;生根开花的,是天人和谐的生活诗篇。让我们在西安世园会留下的难忘记忆和深刻启示中,携手共进,图强奋斗,再送世界一个新长安。(完)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