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178天的西安世园会将于22日闭幕,截至10月19日,累计入园1544万人次,超过1200万游客接待量的预期目标,创世园会历史新
高。 本报记者 刘 强摄
世园会园区内举行盛大花车巡游。资料图片
接近尾声的西安世园会再迎游客高峰。本报记者 刘强摄
历史总是由重大事件标记而成。
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与世界在西安第三次携手。
西安世园会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汇报,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西安、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盛会。正如省委书记赵乐际所言,西安世园会对促进海内外交流、推动园艺发展、提升开放水平、宣传生态文明、推广绿色生活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园会的成功举办带来的诸多成果,必将提升陕西特别是西安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吸引中外友人来陕参观,进一步展示西安、展示陕西。
在历史的天空,展开西安2000多年的建都史和3000多年的建城史,世园会是一座崭新的里程碑。
1、创新之城:西安重返全球
经由世园会,西安重返全球场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新一波的全球化进程重新开启,人类渴望在更多的接触与沟通中确认自我的价值与位置。奥运会、世界杯是最为世人广泛知晓的交流舞台,常常会引发全球性的参与热情,而世界园艺博览会就是生态意义上的奥林匹克。
世园会是由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批准举办的国际性园艺博览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第一次举办以来,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先后举办了33届。作为全球最高级别的专业类展览活动,世园会记录着人类文明走向繁荣与进步的足迹,引领着人类社会未来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潮流,推动着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
穿越历史风云,人们会惊讶地发现,西安对世园会并不陌生。本届世园会的主会址广运潭在唐代就曾有盛况,据《旧唐书·韦坚传》记载,广运潭竣工时,在此举办了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博览会,参会船只200多只,全国各地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瓷器酒具、名酒茶叶、文房四宝、地方特产汇集于此,繁华异常。彼时“馀船洽进,至楼下,连樯弥亘数里,观者山积。”而唐明皇与杨贵妃则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明星。
一部世园史就是一部文明史,世园会早期举办地都在欧美发达国家,直到1990年,世园会才第一次落户东亚日本。只有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才能获得世园会的青睐、汇聚世界的目光,也才能形成真正广泛的世园效应。
2007年9月4日,第59届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年会在英国布莱顿召开。大会听取了西安代表团团长、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西安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王军的申报陈述。经过评审,中国西安获得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权。
此前,中国内地已经先后成功举办了1999年昆明世园会与2006年沈阳世园会。昆明世园会气候条件优越,植物种类多样,直到今天还是游客在滇的重点游览对象;沈阳则以林海、丘陵、花海突出宏伟、大气的北方景观。
在西北地区罕见的城市生态湿地,西安书写着世园会新的传奇。西安世园会占地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就达到了188公顷。会期178天,展园109个,参展方来自24个内地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台北,以及32个国家与3个国际组织,其中大师院与大学院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世界景观园艺大师和世界著名园艺学院奉献的作品。
世园会架起人与自然对话的桥梁,提供反思人类城市文明的契机。不唯如此,举办国可以通过世园会把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推向国际市场,发展国际贸易与技术合作,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促进本土原创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世园会还能有力地带动举办地的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对于有160年历史的世园会来说,绽放西安意味着一种褒奖与可能。发展中国家的内陆城市何以站在生态文明的潮头?后工业时代的世界城市路在何方?东西方文明迎遇产生了怎样解决人类生存困境的方案?
对于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西安来说,举办世园会意味着一种重返与跨越。自汉唐之后跌落历史巅峰的焦虑何以被历史性的抚平?天人合一的原生文明如何平衡人类对于自然无情的索取与掠夺?
2、荣耀之城:华夏故都新姿
世园会再一次复活了西安的汉唐记忆。
灞上烟柳长堤,关中风情广运。古时长安南有秦岭相倚,城有八水环绕,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在城四周穿流交汇,形成“水在城里、城在水中”的山水城市格局。西汉司马相如在著名的《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美风情,从而留下了“八水绕长安”典故。
周秦汉唐时代的古长安,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里是中央之国的心脏与中枢。特别是被称为“天可汗之都”的唐长安城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达到百万的大都会,面积达84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开放、雍容的气度吸引着不同国度人们的观瞻与驻足,各国使节、客商、留学生与朝拜者络绎不绝。唐之后至清末1000年间,西安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重镇。明代在前朝基础上扩建增修的西安府城,经六百多年沿用至今,即今之西安古城墙,然相比唐长安城面积已缩减至其八分之一。
近代以来西安城市面貌开始艰难转型。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安是国家工业化建设重点城市之一。西安的城市经济结构性的工业突出,电子、轻工、高新技术和军转民产业权重较高,是国家重要的航空航天工业中心和装备制造中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西安被定位为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我国重要的科研、科研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千年之下,古风犹存。
从世界都会到区域中心,西安的落寞、无奈可想而知。“东长安、西罗马”的荣耀让它的后世子孙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再现开元盛世,重振汉唐雄风”成为新世纪西安人责无旁贷的选择。
一花一世界,一园一梦想。
西安世园会的核心区域位于西安东郊的浐灞流域,流淌千年的浐、灞两河穿行而过,遥望终南,山水相映。
有媒体如此评价:世园会不是两区花城、三环花带、五大花岗、六类花境、十线画廊、二十座花坛、百座花园的简单布置,而是对八水相绕、灞柳如画的西安的彻底重塑。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说,过去人们来西安,都是看古建筑、古文化,生态建设是西安的一个缺项,浐灞生态区的建设,世园会的举办,直接弥补了西安生态建设的缺失,打造了新的生态名片。
世园会的举办地浐灞生态区是以生态环保为特色的新型城区,万亩水城、万亩绿地,连片的绿地与林地,形成西安东部纵贯南北的生态走廊,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障和生态补偿区,是西安城市“九宫格局”里独一无二的生态新区。
九宫格局,是西安承古开新的城市架构,城区未来发展的指引。九宫格局功能分区明确,每一宫格都有不同的定位,即中心的唐城,东部的国防科技区,西部的综合工业区,南部的科研文教区,北部的经济开发区,东南部的曲江旅游度假区,西南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北部的汉城遗址,东北部的浐灞生态区。
浐灞生态区拉大了西安城市架构,完善了城市功能布局,体现了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周边卫星城市相承接的新城市建设模式。世园会的成功举办,加快了浐灞生态区成为环境优美、适宜人居、产业繁荣、兼具人文生态的现代特色的城市新区的建设步伐。生态带、景观带、旅游带的相继成型,在城市空间布局上较好地解决了保护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产业的难题,从而满足了人口增长需求,化解了市民安居与改善生态环境这个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矛盾。
世园会是显微镜,华夏故都的新貌在其中聚集呈现;世园会也是放大镜,山水之城的格局正在新西安的版图上日渐成型。
一切始于世园会,重返盛世、西安崛起的雄心经由大西安、西咸一体、大关中、西三角是由点到面的诠释。
2010年6月12日召开的“大西安总体规划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国际论坛”上,“大西安”概念首次亮相,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恢复往昔的荣耀与地位成为它的未来西安的明确指向。作为距离只有25公里的古都——西安与咸阳来说,两个城市一体化的步伐在今年6月13日开始提速,西咸新区横空出世,它将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一起为中国经济装配新的引擎。以大关中为主要依托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内将以西咸为核心,将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等城市作为节点,依托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辐射带动陕北、陕南、陇东、陇南发展。
还有以西安、成都与重庆核心的“西三角”,该区域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8亿,包含47座城市,GDP总额1.5万亿元,占全国的6.3%,占整个西部的33%。这个区域规划的提出与落实对于我国西部全面性的资源开发、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生态建设和东西一体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文化学者肖云儒说,“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需要一个隆重的起跑仪式,世园会正是这样一个仪式。”
截至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在西安设立123家企业或办事机构、西安与18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贸易往来。韩国总领事馆、泰国驻西安领事办公室相继设立,西安国际友好城市达到20个。世园会发令枪响,西安正在不断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