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团省委副书记、少工委主任段小龙就“绿领巾”一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10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新华社西安10月19日电(记者蔺娟、张晨俊)近日,陕西西安一小学给部分学生佩戴"绿领巾"一事在社会上引发不小关注。公众质疑:红领巾缘何派生出"绿领巾",鼓励机制为何反成等级标签?新华社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调查。
差生就要戴"绿领巾"?
引发公众关注的是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一个实验之举,据传这所学校给表现差的一年级学生佩戴绿领巾,表现好的学生佩戴红领巾,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得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校方称此举是为激励学生上进,家长认为这是给差生贴"标签"。
差生就要戴"绿领巾"进行标识?此事立刻引发社会关注。
知名作家郑渊洁在微博上表示:好的教育让每位学生在学校都有尊严。敬请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摘掉"差生"脖子上的"绿领巾",并由校长向每位戴过"绿领巾"的孩子道歉。我盘点了一下我现在的朋友,小时侯不是"差生"的还真少。
不过也有声音表示应该调查清楚后再评论。有关人士认为:在开骂前需要先核实清楚。以前上海也有过"绿领巾",因为够7岁才能入少先队,但一年级学生很多在上半年不够七岁。所以当时很多学校为满足学生对红领巾的渴望,也有激励作用,就先让戴"绿领巾"。所以第一实验小学的"绿领巾"到底区分的是好差生,还是我说的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