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在即。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成为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指向。文化改革发展,成为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从民生八大工程到民生十大工程,近年来陕西的公共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接下来,陕西将通过实施省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艺术创作繁荣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和文化人才培养六大工程,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不断提升陕西文化软实力,形成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 文化给力:提升陕西人幸福感受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以此为共同方向,全国各省区市均在公共文化建设领域加大投资、加速发展。而地处西北的陕西自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在陕西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更是为今后陕西省建设公共文化指明方向:“要惠及人、富裕人,注重投资于人,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建立利益共建共享机制……让全省人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遗址保护:最大限度地与人民共享 从商周到秦汉再到盛唐,层层叠叠,陕西是一个坐拥无数历史辉煌的地方,印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其文化遗产具有公认的系统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人类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但是,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首先应该是老百姓的。因此,在陕西公共文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好这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惠及人民群众,造福子孙后代,成为省委、省政府极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强调,文物文化优势正成为陕西省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陕西省未来发展的新的竞争优势。他说,目前陕西大遗址保护取得的成就仅仅是开始,未来要进一步做好文物工作,要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事业,让文物为世人知晓,让其焕发青春。 “只有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功能扩展、特别是与改善市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文化才能充满生机活力,‘文物’才能真正成为‘文化’,历史文化遗产才能真正走进市民的内心,真正成为市民观念意义上的文化,成为现实的、活生生的文化,成为能够产生向心力、归属感、认同感和共同行动的文化。”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在谈及如何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谐共生时这样说。 陕西大遗址保护管理工作围绕“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与当地城乡建设、与当地环境改善相结合”的方针,在具体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探索出了适合于不同类型大遗址保护的运作模式:“国家公园模式”、“集团运作模式”、“市民公园模式”、“民营资本投资模式”“退耕还林模式”。在这些模式的运作下,大遗址完全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老百姓也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2010年10月,西安市占地3.5平方公里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开放,这一遗址公园,不仅原真且完整地保存了大明宫的遗址,也成为西安面积最大的单体公共文化空间,截至目前,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已经累计接待市民游客500万人次。 “我在大明宫地区居住了30多年,以前这里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现在,崭新的安置房就在公园边上,一有空就可以到公园里来逛逛。”当地居民陈玉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因为一直致力于使当地政府和群众受益,陕西在大遗址保护管理工作中,积极指导地方政府结合本地规划,利用遗址文化元素建设城市公共绿地和文化主题公园,大大改变了大遗址地区的发展面貌,促进了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西安,2003年大雁塔文化景区的开放,开启了西安遗址公园化的先河。此后,包括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等在内的遗址公园纷纷亮相,成为市民文化娱乐休闲的主要承载区。 如今,每天有30万至50万市民走出家门,在这样的大型公共文化空间休闲游憩。众多遗址公园的建设,撤掉了历史遗址与人们之间的一层隔膜,使文化遗址更加可亲、可近,更加平民化,重点凸显了遗址的游憩功能,彰显了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特质。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西安文化遗址的创新保护,惠及了城市环境建设,惠及了民众现实生活,证明了文化遗产不代表落后,不代表贫穷,不代表脏乱,而是城市最美丽的文化景观,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贡献最大的地方。 在“十二五”规划中,陕西省继续探索大遗址保护与建设的双赢道路,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找寻更新的路径。 公共文化服务: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此,我省提出,将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系列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的合理构建,陕西形成了以民生“十大工程”为抓手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近年来建设了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曲江电影城等30多个文化场馆和博物馆,成为西安最为集中的公共文化服务聚集区。据了解,截至目前,西安音乐厅已演出250多场次,不仅实现赢利,也把国际一流的演出带给西安市民,包括谭盾、李传韵、李云迪、宁峰、阿什肯纳齐以及英国爱乐乐团、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等国际一流音乐家和乐团纷纷造访西安音乐厅。 同时,曲江新区还推出了周末市民音乐会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演出和大型活动,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共享优秀文化成果,每年的文化演出、展览活动达400多项、2000多场次。同时,曲江新区策划组织了人文奥运o盛典西安、第二届中国诗歌节、西安当代艺术季、遗址音乐节、百万市民走进博物馆等100多个国际性、区域性文化活动。 从今年7月1日起,全省5家美术馆、112家公共图书馆、120家文化馆、1611家乡镇文化站全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广大群众将能够在“三馆一站”免费参观;免费使用阅览室、报告厅、展览厅、辅导培训教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享受文献资源借阅、普及性的辅导培训、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数字文化信息服务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不仅在城市,农村也一样享受到了文化惠民政策的普照。比如说重大文化工程里面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就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文化资源数字化,再通过网络技术,把先进的文化、优秀的产品及时的通过网络传送到基层,特别是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地方,城里人在剧场里面看演出,村里人在网上也可以及时欣赏到一些优秀的剧目,这是文化共享工程。 此外,陕西省各地群众文化的活动也丰富多彩。每年有一个重点活动,第一年是农村的重点活动,第二年是社区的活动,第三年是少儿的活动,三年一个轮回。这些年搞了“百县千场农村文艺汇演”、农民文化节,陕北过大年等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为进一步明确基层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责任,2011年上半年,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十二五”期间将在全国东、中、西部创建一批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文化产业: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专家认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从单纯追求以物为本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向以人为本的GNH(国民幸福总值)转变,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且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陕西是公认的文化资源大省,可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十分有限。如何做“强”文化,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使公共文化让广大城乡居民最大限度获益? 面对这一重大命题,近年来,在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过程中,陕西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不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全心全意发展文化事业,集中精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文化产业作为转型升级“新引擎”的作用初现。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