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已记不清多少次去陕北了
每逢年近
欢欢喜喜 红红火火的大年
仍强烈地吸引着我
吃完了妻子做的腊八粥
我便踏上北去的汽车
李建增/图 网络/文
相关>>>陕北榆林黄土地上的盛会:“打醮”(多图)
拥挤的汽车里满是赶着回家过年的人,车窗外的黄土地上,散落的村庄犹如一幅幅年画,生动的农家场景展现在眼前,窑洞前农家妇女赶着毛驴推着碾子压糕面。路边的集市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平时悠静的山村这时也多了几分忙碌。
腊月里随着年气的潮起,就进入忙年了。这时最辛苦的要数农家的妇女。她们要忙一家人的吃和穿,里洗外涮,蒸馍馍,做米酒,炸糕压豆腐,里里外外大扫除。赶集置办年货,便是男人们的事了。卖掉自家的鸡和羊,换回招待朋友的烟、酒、糖、茶,给父母置办新衣,给儿女扯块花布,还不忘买上几挂鞭炮。
要送灶君上天。灶神是天老爷派到人间挂不上“品”的小神,但是这反而让他跟人民群众最“贴近”。供奉的“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就仿佛人间的夫妻:灶王龛大都设在灶台北边或者东边,身着红衣;挽起发鬓的灶王奶奶和慈眉善目捋得顺溜黑胡须的灶王爷端坐在两只大红公鸡之间。一年365天。一天三顿,观察记录着各家锅中的稠稀。
“有钱没钱,不能带毛过年。”这是这里流行已久的一句俗话。临近春节,男人剃头,女人剪发是这里的规矩。在靠近黄河边的一个集市上,经常能看到一溜排开七八个旧式剃头挑子,包铜的方凳上坐的是邻近乡亲,纯铜的漱盆下架着燃烧的木炭,匠人们熟练地忙活着。
这里流行的款式也很特别,小孩个个都理着可爱的阿福头,老人们一律是刮的锃亮的光头,看着这场景入乡随俗我也试试,把式在旧式的铜盆里用皂角给我洗了头,然后他在一条牛皮上磨了几下刀片,利索地给我刮了起来,理完头,我顺着镜子望里一瞧,乐了,镜子里的我完全是一副当地人的模样。
陕北的妇女更是手巧,她们从小耳濡目染,从母亲那里学来剪纸的活计,五颜六色的纸在她们手中转着剪着,一会儿工夫就变成了牡丹、石榴、大公鸡了……摸样长的俏不俏,窗花剪得好不好也是当地人谈婚论嫁的标准。哪家的窗花剪得好,定会赢来全村人羡慕的目光。除夕在陕北叫“月尽”, 这天也是当地人最忙碌的一天,贴完窗花贴对联,大门贴,二
门贴,窗上贴完路口上贴,门口贴上“出门见喜”,石碾子贴上“青龙大吉”,就连鸡窝也贴上“鸡多蛋大”的红对联,家家门口挂起了红灯笼,红灯笼、红对联、娃娃也穿起了红衣服,山乡一片喜气,红火。
天色将晚,村中各家各户都冒起了阵阵炊烟,农家的除夕宴开始准备了。这顿饭很讲究,鸡、鸭、鱼、肉就不必说,更有自家的粉汤炖羊肉和自酿的黄米酒,通常都是双数,十大碗、八大碟,满的冒尖,图的是年年有余。年宴前放炮、烧香、叩拜完神仙祖宗年宴这时就正式开始了,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不时还唱起了陕北的酒曲。这顿饭吃的很长,你若这时出去走走,定会被每家每户传出的欢声笑语所感染。除夕夜还有守夜的习惯,全家人一起玩耍,大人要在小孩的枕头下放炮仗、大蒜、面花和压岁钱。院中要挂起长明灯,年纪大的人按习惯在自家的锅里放些吃的东西,这叫“照锅”,代表一年不愁吃喝,在门口放把菜刀或斧子,这叫“照门”,驱邪避魔,四季平安。
鸡叫头遍,人们争先放炮迎灶神,开始和面包饺子,饺子里还放一些硬币,谁吃到运道好有福禄。吃完饺子,穿上新衣,全家一起拜三皇。
三皇庙坐落在黄河边的一座孤岭上,四周是已被收获过光秃秃的山梁,传说这里住过伏羲、神农和皇帝。庙里由一位姓吕的老人照管着,听人讲老人打小被家中许给了庙里,看庙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这天老人用煤垒起了火塔塔,请来的吹手围坐在燃起的火塔边,如痴如醉地吹奏着传统的乐曲。庙中伏羲、神农和皇帝的神位一字排开,香案上是燃烧的香火和各家各户精心制作的贡品,庙门上已被各家各户送的对联贴的满满的,看上去红红的一片。四周的乡亲,顺着唢呐和咚咚小鼓的声音来到庙上,敬香、磕头,期望能给他们带来好年景好生活。来拜三皇的人们越来越多,把小庙挤的满满的,吕老汉在旁不住地说“好了,好了,三皇爷知道了,知道了。”小孩见了老人要拜年,这里称“问强健”“爷爷强健了,奶奶强健了。”老人则说“娃娃乖了,娃娃强健了。”长辈便会给晚辈“压岁钱”,拜完三皇,年长的人便会聚在一起,根据“品天”和“求卦”的结果,谈论着今年的年景和收成。
初一不出门,初二走亲戚、回娘家,初三各村起秧歌、闹红火。后生们吃饱了肉,喝足了酒,憋足了劲扭着秧歌去拜年——沿门子。初三一大早,我匆匆赶到以秧歌闻名的榆林大纪汗村,据说这里的秧歌在宋代就有了,老一辈人打的秧歌还在市上汇演过。一进村,只见队长抬着锣鼓家什四处唤人起红火,后生们听见锣鼓响,纷纷赶来,墨汁画眉,胭脂打脸,少扮老,男扮女,其实都是清一色的小伙子。白羊肚手巾扎头上,白衫绿裤穿身上,腰中挎着柳木鼓,威武神气。细细一数正好28位,他们分别代表着天上28星宿,随着铳炮响起,秧歌队先拜庙、敬神、娱神,然后就是沿门子秧歌拜年。每到一户,伞头便会触景生情,即兴编出恰当的歌词唱与主人,好坏全凭伞头一张嘴,有喜则贺,有难则表示同情鼓励和慰问,办丧事则唱词至哀,使喜亦乐、怒也乐、哀也由哀转变为乐。几起秧歌唱的主人乐呵呵,有时能唱的主人也跟着对应几句。伞头还不时应主人要求用手中的六棱木斗在宅前来回舞动,传说伞头手中的六棱木斗是王母娘娘门前的奎木斗,能起到消灾、辟邪的作用。主人不停地给各位敬烟敬酒,送醉枣儿装花生。临走秧歌队还会要些灯油和布头(油是村上观灯会用的,布头是给那些不能生育的人做百家衣用的。)随着主人送客鞭炮的响起,秧歌队又扭进了下一个院子……
天空中飘舞着雪花,地上已积了厚厚的一层。今年的正月初七是陕北高家村闹红火的日子,在村西的一块空地上,来自五里八村的乡亲们在道人、旗手、吹鼓手、秧歌队的引领下,又开始了一年又一年的转九曲。气喘吁吁的我爬到对面一处的小山顶,嗬,眼前白白的雪地上一处巨大的阴阳太极图展现在我的眼前。在曲曲弯弯的九曲廊中,男女老少、大人小孩,嬉笑着在内穿行,犹如一幅年代久远的风俗年画。九曲是用361根杆子隔出东、西、南、北、中、太宫、月宫、罗、计都九个方形,九曲阵图由金、木、水、火、土、日、月、罗、计都九个星宿组成。环套环、城围城。每个杆子上都放着一盏灯,每盏都是村民捐做的,是用洋芋、萝卜挖去内芯,注满青油,每当在傍晚点燃时,犹如洒在大地上的钻石,闪闪发光。
“转了九曲阵,活到九十九”。这是当地流传以久的一句俗话。转完九曲阵,就要抢灯了,抢灯,谁抢得多,谁的福就多。
[PageMark]
陕北的庙会渐渐遍及城乡,每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地处黄河岸边的白云山更是香客云集,进香还愿者络绎不绝,山上山下遂成闹市。
陕北乡间的小庙会,转庙会更是有趣,这些分散在四乡的庙会,有的是固定地点、时间,每到这个日子,四村八邻便会云集这里过庙会。有的则不然,庙会轮流转,几个、几十个村子,要几年、几十年才能轮到一次。临时搭建的庙和戏台前,成了各村人聚集的地方。陕北有“正月里来忙两班”的说法。正月里最忙要数吹乐班和小戏班了,各村沿门子、闹红火要有响劲,请吹乐班帮忙,乡村过庙会喜庆一番,要戏班助兴,戏班一来,一唱就是三天,从上午上台开始装扮,一直唱到午夜明月高照,众人散去,吃喝全在舞台上。从正月开始,哪里有庙会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相关>>>陕北民间的宗教活动---放社(多图)
[PageMark]
[PageMark]
[PageMark]
[PageMark]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