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球类活动中,有一种无论从运动方式,还是从规则上,都与现代西方的高尔夫相类似的运动项目,这就是捶丸。捶丸,以字解意,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是一种以杖击球入穴的古代球类活动。在“捶丸”这一名称出现之前,流行一种叫做“步打”的击球活动。这种活动以窝代替球门,参与者不骑马,持杖击球入窝。大约到了宋代,“步打”演变成了“捶丸”,至元代已经成为正式的体育竞赛项目了。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有一个署名为宁志斋的老人编写了一部专门论述捶丸的著作—《丸经》。这部书共计32章,约12000字,详细地叙述了捶丸的方法、规则、场地设备及器材用品的规格,可以说是我国体育史上较早的一部最完备的体育专业书。根据《丸经·集序》中“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的记述,表明捶丸最晚在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就在社会上已经流行了。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连儿童也非常喜爱捶丸活动。如北宋官吏滕甫,幼时“爱击角球”,他的舅父是当时有名的文人范仲淹,“每戒之不听”。这里所说的角球,就是用角骨制成的球,不易击碎。另外,在近人陈万里的《陶枕》一书中曾收录有一件儿童捶丸图陶枕,图中一小儿,手持一小杖在击丸,形象生动,这些都是当时捶丸活动盛行的有力佐证。
宋、金、元三代,是捶丸活动广为盛行的时期。上至皇帝大臣,下至三教九流,皆乐此不疲。甚至在宋元散曲、杂剧中均有形象的反映。元人无名氏杂剧《逞风流王焕百花亭》第二折中就描写道,王焕自夸什么游戏都会,包括捶丸、气球、围棋、双陆等等。此外《庆赏端阳》一剧中也有“你敢和我捶丸射柳,比试武艺么”的道白。不过,最形象、最完整地反映当时捶丸活动情形的,还是现存于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壁画中的元代捶丸图。图中,于云气和树石之间的平地上,二男子着朱色长袍,右手各握一短柄球杖。左一人正面俯身作击球姿势,右一人侧蹲注视前方地上的球穴,稍远处有二侍从各持一棒,棒端为圆球体,居中者伸手向左侧击球人指点球穴位置。这是元代民间捶丸活动的真实反映。
捶丸最显著的特点是场上设球穴,以杖击球。捶丸比赛一般是在有地形变化、凹凸不平的空旷场地进行。因此,这类场地多设在野外。在场地上挖一些比丸稍大的球穴,并在其旁插上彩旗作为标记。为了使比赛者在击球时能够正对球穴,在场地上还画有击球点—基(——基)。基的长宽不满一尺,要选择正对球穴的地方画基。球基和球穴的距离,远的可以相隔50~60步,最远的不得超过100步,近的至少宽于一丈。
捶丸比赛所用杖,俗称“棒”,有着不同的类形。如“撺棒”、“杓棒”、“朴棒”、“单手”等,供人在不同条件下选用,打出不同的球。球棒的制作也很讲究,在秋冬之季最宜取木制棒,并用牛筋、牛胶加固,柄用南方大竹制作,取其刚坚厚实。制棒的时间应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和夏天,以便使各种材料能牢牢地结合在一起。捶丸之球,一般用赘木制成,这种赘木即指树身上结成绞瘤的部分。此类木质生长不规则,树纤维绞结紧密,十分牢固,久击而不坏。同时,所制作的球,要轻重适宜。
捶丸比赛时,既可分组,亦可不分组。以参加人数的多寡又有相应的不同名称,几人参加的叫“大会”,七八人参加的为“中会”,五六人的则为“小会”,而三四人的称为“一朋”。最少的是两人,叫“单对”。比赛过程中,每人三棒,三棒均将球击入穴中才能赢得一筹,所赢之筹,由输家从赛前自己领得的筹中付给。根据筹之多少,可分为大筹(20)、中筹(15)、小筹(10)。比赛以先得以上各数者为胜。此外,捶丸比赛对不道德的行为还有种种严格的规定,如不能加土或做坑阻拦别人球的行进,不能妨碍他人击球,不能随便移动球的位置,比赛中不能换球棒等等。
捶丸发展到明代,还时见于民间。如明人周履在重印元朝《丸经》一书所写的题跋中就记载说,他在北方行游时,就曾在都市间看到过民间的捶丸活动。此外,现藏故宫博物院的《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有一部分描绘的是明宣宗朱瞻基身着便服与臣属进行捶丸活动的情形。图中所绘的场地面貌、旗、穴及击丸的棒、侍从的位置等,都与《丸经》上所说吻合。只是图中人为地设置某些障碍来代替野外山丘,这显然是变通之法。但图中的皇帝亲自持棒参加比赛,这表明捶丸运动在当时是一项高雅的体育娱乐活动。不过,在经过了宋辽金元以至明代的发展繁荣后,捶丸运动的正式比赛于清代已难以见到了,所见的是盛行于妇女、儿童间的简单地捶丸活动。
在捶丸活动发展的历史上,与其它文化形式的交流一样,这一球类项目曾传至西方。历史上,成吉思汗的后代窝阔台曾于1240年征服了俄罗斯,1241年又挥师西进,不到4个月便侵入中欧,半年后窝阔台去世,蒙古帝国内部矛盾加剧,蒙军只好班师回国。蒙古人西征,使闭塞的欧亚路途洞开,(不独堂皇的命使)东西往来如织,其不知名的商贾、教士及随从军队来往者不知凡几。这一时期,中国的罗盘、火药、活字印刷术甚至娱乐用的纸牌也都随蒙古人传入欧洲。而中国的捶丸很可能在这次欧亚文化大交流中,随着东西来往的马队传到了欧洲。外国书刊记载,欧洲的高尔夫球大概在1457年起源于苏格兰,它比我国唐朝的步打要晚六七百年,比元朝《丸经》的成书时间也晚了将近200年。而且在苏格兰出现的现代高尔夫球,其形制、运动规则,甚至场地要求等与我国的古代捶丸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高尔夫球这项吸引了成千上万爱好者的现代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与古代中国文明大地上盛行了千余年的捶丸应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