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宝鸡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 陕西凉皮 凉皮方便包 5包包邮 原价9.9 现价5.9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各地民俗>>正文

鱼猎农牧习俗——陕西农业

2007-11-22 15:16: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农业生产民俗,即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风俗习惯。近年来,陕西省农业生产技术(机械化、科学化)、用具、籽种等方面发展很快,新的生产过程和民俗也逐渐产生、流行,这里暂不记述。现在
只记迄今还普遍存在的传统的(有的已不存在)生产方式与民俗,以供研究。


    就全省而言,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收获方式很多,各种粮食作物品种齐全。有小麦、大麦、养麦、水稻、糜子、玉米、黄豆、绿豆、小豆、豌豆、扁豆、高梁、黍等。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芝麻、油橄榄、蓖麻等。其它如红薯、洋芋、山药、魔芋、芋头、地瓜等各类蔬菜瓜、果。药材主要有天麻、厚朴、洋参、何首乌、杜仲、黄连、芍药、陈皮等。在种植品种繁多的农作物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意味深长、饶有风趣的生产习俗,很难一一述及。现只举出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油菜等几种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沿着生产程序,介绍其传统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略述其相随的民情风习。

    农作物种植,先是耕地,耕地又分为四耕,即:春耕、夏耕、秋耕、冬耕。每年秋收后,农民按种植的品种和面积,将耕地或水田分作春茬地和夏茬地两种,分别种植。春茬地多种洋芋、红薯和蔬菜等,夏茬地多种小麦、油菜、玉米等。陕南,在种植小麦或油菜时,在大田里还要留一小块“秧母田”(现在亦然如此),以备春天育秧母,其余大面积种植小麦、豆类、苕子(即紫云英,水稻的好青肥)
等。

一、小麦

    小麦播种前,先要施足农家肥(底肥),将青肥(陕南人多在夏季以灌木绿叶、杂青草晒沤作青肥)、焦土、草木灰、圈粪、坑肥等,送到田中倒成堆,俗称“送肥”。送肥时,关中及一些小平原地区,多用木车(马拉车)、小车(独轮手推车)或人挑;陕北多用驴驮篓,即在毛驴背上放置特制的架子、鞍子,架子上再放上用荆条编制的驮篓两只,分挂驴背两边,粪装篓内驮运至地。有些地方,为减少运力,将牛、羊群圈在山上(陕北人称“山场”)为山坡地积肥。秦、巴山区,则多为人力背运,即用竹篾条编制的背篓,将粪一篓一篓背上坡地之中。开耕之前,用铁锨将粪肥均匀撒开;如是青肥或秸杆之类的草肥,还要搬上铡刀,两人合力将其铡碎撒开,称为“撒肥”。

    耕种方式

    小麦耕种方式,20世纪70年代之前,主要是畜力牵引犁耕,纯用人力的刨耕、人畜合力的耦种等。

    刨耕  用具为镢(古称傅)、板镢、二叉镢、月亮镢、尖镢等,因地而异。这种刨耕多在山区丘陵的旱(坡)地,平川有一些小块地或水田不能使用牲畜拉犁的地,亦用铁铲翻耕,称为“翻地”、“翻田”。

    耦耕  用具俗称“豁子”或“造造子”,是简单而最古老的用具,即:一个简单的木犁架,下装置镜头,一人扶犁,一人背负牵引,非常苦累,翻地较浅。建国前耦耕较多,现已绝迹。

    犁耕  用具俗称“犁头”、“地犁”。即木犁架套铁铧为“犁头”,又以套纤绳、轭子为牛用;木板、夹套、套包为马或驴拉犁工具。农民耕地时,一手扶犁,一手执鞍,吆喝畜役使其听令操作。因土质不同,关中、陕北以黄牛、马、驴为耕畜;陕南则主用黄牛、水牛(不用马、驴)为耕畜。

    耕地的“犁把式”,指驾犁杖耕地的能手。耕地讲究技术,扶犁要稳,耕地深浅一样,无“重沟”“地梁”(跑犁漏耕),翻地平整有序。耕法一般有“一面倒”,即由田地的一边来回向一个方向翻土,恰似层层涟波水纹。“合手犁”(荷苞犁),即由地中间开犁,来回向中间翻,望之如同初绽荷苞。

    碎土  田地翻犁之后,还要粉碎凝结的土块,以求平整,既保墒,又便于种子扎根。一般旱地碎土用“耙”,耙有长耙、方耙、人字耙之分。长耙,长约6尺,宽2尺,用长木(约三寸宽)各凿方孔一排,装置铁质或硬木耙齿。方耙、人字耙的制作,与长耙相似,皆用畜力牵拉。操作时,人立耙上,一手执鞭,一手拉缰绳掌握方向,且于耙上不断作身子倾斜、踩足等动作,使耙左右晃动和侧重前进,以求均匀碎土和平整土地。秋耙时节,田野里到处可看到操耙人的雄姿,听到高亢的吆喝声,犹如古时驾战车的将土驰骋于疆场。

    “稻茬田”碎土:即种植过水稻的田,因地湿土结,全要人力碎土。人们手执镢锄一字排开,挪步向前将翻起的土块挖碎,称作“散田”。然后再用畜力牵耙细磨(称磨田)后才种麦。

    播种小麦,一般为“热种”,即耕、耙之后立即下种。陕南因稻田过湿,一般要耕翻后晾晒几天,再“散田”、播种。播种方法,有耧播、头播、筒播、点播、撒播等多种。

    耧播  多为旱地播种之法。耧,又称“耧车”,由耧脚、耧斗、耧杆、扶手、拖板等部件组成。耧斗分为两格,大格用于装种子,小格用于匀送。两格间有调节播种量的活门相通,为“耧门”。耧门通连“排种管”的入口,称“耧眼”,种籽由“耧眼”向下通到耧脚的足窍,把种籽均匀地播于耧脚所开的浅沟里,系在耧腿后的拖板随即覆土、平沟、掩种。操作时,先定“耧门”(控制籽种数量),然后一人在前牵畜,掌握行走速度,一人扶耧,且行且摇,使下种匀称。更有于耧门处挂铜铃(称耧铃),且行且摇且响。播种季节的田野上,处处“叮叮铃铃”,加上播种者“咦咦呀呀”的小曲声或高亢的秦腔清唱“乱弹”,恰似一幅热火朝天的秋播图。

    筒播  是山区人民在山坡小块地播种的方法。用一节一尺长的粗竹筒,一端打眼(漏眼)。使用时,将装满小麦籽的竹筒一手托着挟在腋下,一手用木棍敲击竹筒,麦种便由漏眼均匀成行地撒入新耕过的地里,且敲且行。播种者在前进中用双脚向内一步一抹,少量的细土便将种子掩埋。

    点播与撒播  水稻生产地区,在水田里种小麦多为点播和撤播。点播是一人执锄挖窝,一人手挎装籽种竹篮,一手用三根指头捏种丢人窝内,执锄人随即用锄背掩盖。二人并行,一挖一丢一推,配合默契。点播讲究窝距合理,籽种均匀,掩土薄厚适宜。撒播是一人左手端籽种篮(盘),右手抓拿籽种,一步一抓一扬(撤),均匀撒人田中。有时撒种者还边撒边唱:“一步一扬手,满天撒星斗,不稀又不稠,明年大丰收。”撒埋后,再用牲畜曳耙挨次耙耱一遍,使其适墒生芽扎根。

    在关中武功一带西塬上,久有“开场饭”与“扎根面”之俗。每年夏收开始,只要搭镰割麦或套碌碡碾场,无论贫富之家,都要做一顿比较丰盛的午饭,称为“开场饭”;秋种完,家家户户要吃一顿臊子面(大肉或羊肉臊子)或辣汤面,称“扎根面”,期望麦子根苗好,明年丰收。

    麦田管理

    浇灌麦田管理时问长,活路繁琐。一般苗青之后,普遍都要泼一次“水肥”(农家坑肥)。冬天,进行一次冬灌,再施一次肥,粪肥多为草木灰、焦土等,并用牲畜拉小石滚子碾压一次,有人力时,用木制“砸锤”挨次敲砸一次,以保持地温和地墒。冬灌后,初春时节,如果年前雪多而积厚,在麦苗抬头(立春后,春芽叶向上长俗称“抬头”)时,一般都要春灌一次,前或后施一次肥,催苗生长,并使地墒充分。关中俗谚“冬灌金,春灌银”即指冬春灌之俗。继之冬锄、春锄需两三次,锄去杂草,使土壤疏松,麦苗健旺。锄麦工具,有条锄、板锄、月芽锄等。条锄,铁制,约一尺长,二寸宽,装五尺许木柄(把),用以锄撒播的麦田。板锄,铁制,约一尺长,四寸宽,装长木柄,又称“水锄”,用以锄点播的麦田和秧苗田。月芽锄,铁制,形如半个月亮,口宽背小,装约三尺长木短柄,多为山区农民锄坡地用。

    建国前,水利建设较差,全省旱地多,小麦、棉花、玉米等农作物均需浇水(包括陕南一些“天落堰”稻田),农民都要提水浇地。故而汉中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有女不给贾家坝(今南郑县汉山区),罐罐提水浇坷拉。”

    各地农民提水浇地的工具,多用辘轳、水车。辘轳,是一种古老的井水提升工具。其制作:用一段圆木作“辘轳身子”,中横成孔,横插轴称“辘轳芯子”,芯子上穿圆木制成的“辘轳头”,外端安置一弯摇把。将麻绳或龙须草绕在辘轳头上,里端固定,外端拴水桶(斗),一人即可放水桶于井中,摇绕绳索提水灌田。水车,又称“龙骨车”,是一种明代前后就兴起的半机械化提水工具,它适用于沟、塘、池、潭汲水灌田。水车的制作较复杂,用人踏人推,或用畜力转动的,各略有不同。陕南水车的做法,是用一段圆木掏空,横穿一轴两端固定,圆木中端装木齿轮,紧扣于用木板连起的“车链”(形同今日自行车的花盘与链条),并用木板制成一个木槽(车身),车身与车链的长度相适应。车链一端绕在木齿上,一端挂绕在木槽下端的滚筒上。车头圆木上另装有四个或八个踏板。使用时,塘或沟边栽木杆作架子,将水车下端放进水中,斜靠岸上,一人或两人手扶木架,双脚轮换踏动“车踏板”,车链便将塘里水源源不断地由木槽内提上岸,流进田地。这种“龙骨水车”至今,在陕南经常使用。每逢夏插(载秧)时节,日夜都有水车转动。几架水车同摆在一个塘边,或一条沟坎上,许多青年夫妇并肩踏着水车,合唱或对唱着情深意浓的民歌、小调,也有与邻田踏水车者相互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3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