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间社火 表演型
2007-1-12 10:49: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陕西各地,民间最受男女老幼喜爱观展的,还要算表演一类的社火。因为,抬扮型社火,多以高难度的造型和特技功夫,博得观众赏心悦目,配以锣鼓乐器,更显磅礴、雄伟的气概。但这种社火,不能固定或久停其模式,或一个模式反复表演,有时就形成过眼烟云,一幌而过。表演型社火则可弥补这种缺陷,给群众以耐看、细看的艺术欣赏。民间常有谚云:“××的小戏(或杂耍秧歌)××的船,××村的竹马跑得圆。”表演型社火,种类多,样色繁,它从各方面反映了民间蕴藏着的艺术天才,他们能文能武,善写善画,又作又演又唱,独具匠心。无数优秀节目,就是靠他们秘传口授,才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一、龙灯
中华民族自古喻为“龙”的传人。在天际,有东方苍龙七宿星;在人间,“龙”是皇帝的象征;在自然界,“龙”司江海水职,可以呼风唤雨,震撼大地;在日常生活中,“龙”是人们普遍仰慕的神物,是吉祥的化身,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汉族人民耍“龙”的习俗,历史十分悠久。据《春秋繁露》①(《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著,共十七卷,八十二篇,其中有关对“龙”及自然界、人事、民俗等的记述。)记载,汉时已遍及各地。
陕西从古迄今,“耍龙”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有时逢国家建国大典大庆或重要节日,也以“龙灯”、“龙舞”志庆。在各种社火活动中,“龙灯”、“龙舞队”,不是排在首位,就是被列为“压轴”节目,民间常有“龙为首”、“龙抬头”的谚语。所谓“二月二,龙抬头”,是指天际的龙宿星转向东方,气象在地球上表现为春季来临,早早耍“龙”,预示农活即将开始了。
至于民问“龙”的作法有各种各样,一般均用竹、木、纸、布、绸等结扎绑糊而成;近代则多用彩布、绸料作“龙衣”,用竹、木等轻而坚固的质料作“骨架”,“龙头”有用轻型合金焊接而成,适于点燃、喷吐焰火,或用电池、电瓶蓄电照明,安全、美观、灵巧,活灵活现。
扎成的“龙”,相连的“节”数,多少不等,但是多为单数,如“五节龙”、“九节龙”、“十三节龙”。每个龙骨相连处,都有厚竹板或铁件制成的“活动插屑”,便于左右摆动自如;“龙爪”则不显,用“木拐子”代替,专供手拿,每节一个或几个“拐子”,供一至二人手执,使“龙”上下摆动。耍“龙”时,每节内点燃蜡烛或灯泡的叫“龙灯”、“火龙”,白昼耍无灯的“龙”叫“耍龙”;“龙”头上的两个大眼珠,多用大烛蜡(或大灯泡),包上或裹上绿绸子,周围护上“安全罩”,以防失火。近代多用大灯泡外裹绿纸或绿绸子,以增加光度。不点蜡烛的,叫“布龙”;用板凳连接扎绑成的,叫“板凳龙”;还有扎绑成可以上天游弋的,叫“飞龙”。……
各地耍龙,都有一些不同的特点,这里介绍几种著名者:
三原老龙三原县耍“龙”者多处,唯西关“老龙”省内外驰名。约在清末时期,就成立有“西关老龙会”,近百年久演不衰。
西关“老龙”的特点是雄壮、威严,龙身长约10米,粗直径约一米,共有九个拐子(即由九人撑演),故称“西关老龙”。其演法与众不同:专演一套鱼龙变化的套数。首先,由4个儿童各手提两个象征“鱼子”的灯笼出场,跑圆场并耍各种逗戏动作,然后入场;随后,4条“鲤鱼出场”,象征“鱼子”已变成了“鲤鱼”;“鲤鱼”玩耍后,出现一“鳞鳖”;“鳞鳖”由一人执耍,非常活跃。
耍完后,先放一把松香火,“老龙”即从龙门跃出,其套数有“龙门三现”、“翻江倒海”、“拜四方”、“翻滚”、“朝天一柱香”、“珍珠倒卷帘”、“单钻”、“双钻”、“盘龙门”、“回龙门”十个,尤以“翻滚”难度大,龙身要摆成“一”字形,9个人动作使在一起,按统一号子,左右翻滚;另如“朝天一柱香”,在龙身翻滚后,龙头高举,从头至尾,由高到低,微微震动,真如活龙一般。
1989年春节,曾在西安陕西艺术节上表演;后又在9月27日的“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开幕式上,为世界各国来陕观众作了一次表演,其“翻滚”及“老龙腾空入碧云”的精彩表演,使中外人士大开眼界。
勉县五节龙陕西勉县,地处秦岭山区以南。长期以来,民间社火中的“五节龙”驰名中外。“五节龙”共有九条,龙身较短,约三米多长,制作相当精巧。每条龙由3人执杖(拐子),随着锣鼓节奏,翩翩起舞。速度快时,观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堪称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在1989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在西安举行开幕式时,“五节龙”的精彩表演轰动一时。
飞龙这是新型社火,创制者为西安华厦饭店夏发明同志。他制作的“飞龙”,借助现代科技和新式材料,在国内独具一格,算是首创。“飞龙”长65米,体内充气,可以升空。只需几人各执一线,就可操纵盘旋腾挪,升高到数十米。1988年,“飞龙”曾进北京为全国农民运动会表演助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称赞。
板凳龙 陕西民间社火中的一种。其制法一般用五条或七条长板凳,连接在一起,板凳面相连部分有“活动链”,以便摆动自如;上面罩以彩红起花绫或彩绿色起花绫作“龙衣”,用板凳腿作“龙爪”,当拐子用。板凳上有固定的蜡碟,可以点燃在“龙衣”里面。“龙头”另用竹木制成骨架,彩绘口眼耳鼻和龙须,撑龙手随锣鼓点行进。“板凳龙”在关中一些县如铜川、耀县、华县等地,于元宵节前后耍闹。据传,这种“板凳龙”最早从山西、河南等地流传而来。建国后,“龙”的制作工艺较前改进,多用竹、木自制,道具用毕,可以放置供以后再用,故民间已不多见用板凳扎“龙”了。
二、竹马
竹马,民间俗称“跑竹马”,是陕西农村耍社火中,最普遍且老少喜爱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
竹马,是用竹篾扎成马架子,糊上有色帖子,分首、尾两截,系挂在演员腰间,形似跑马。马项挂一圈小铜铃,随跑动而响。演耍时小步抖着跑,不能大跨步,故俗称“跑竹马”及“抖竹马”。“跑竹马”人数不等,一般选20—26名幼童(必须是偶数)。参与“跑竹马”的儿童,除学会抖跑、跑满场以外,还要学会几十个戏曲故事的表演。
竹马上人物的扮相,都是戏剧舞台上的人物。队前有固定的刘备、关羽、张飞、吕布等,后边是不定名的大花脸、马刀旦、丞相、县官、旦角、生、丑等。用这些角色搭配,演出许多戏曲故事。竹马在耍故事前,先跑满场,然后由引马导引,跑出各种队形,如:“剪子桄”、“踩五角”、“蛇蜕壳”、“白马分鬃”、“扭门卷”、“单辫蒜”、“双辫蒜”、“里落城”、“外落城”、“线板子”等,变化多端,活而有序。竹马不像高跷、芯子是“一眼故事”,它能演出许多戏益故事,如《三英战吕布》、《长坂坡》、《金沙滩》、《断桥》、《清风亭》、《杀狗劝妻》等。但一年中第一回必须耍《三英战吕布》,寓意是驱打瘟神。传说,昔日三国时吕布封为温侯,民间人怕染病,说瘟疫是他降下的,竹马一耍,替民众出了一口气。《三英战吕布》中,张飞狠打吕布一鞭,取意驱赶瘟神,祈望吉祥。
耍竹马习俗,讲究动腿不动嘴,人称“哑吧故事”,唯独扮演张飞的角色,须大声吼叫一声:
“吼尔一啊!”在转堡子、跑满场时,特别是张飞鞭打瘟侯,要连声吼叫,以增强气氛。
[Page] 三、狮子舞
狮子舞,民间俗称“耍狮子”,属拟兽类民间舞蹈、娱乐,也是社火活动中主要项目之
陕西每个县内,不少乡村均有狮子道具,逢年过节,只要一刷新、装扮,即可和锣鼓队配合演出。
耍狮子分文耍、武耍两类:
文耍表演时,引狮郎手执绣球,武士打扮,侧翻入场,以绣球逗引狮子。狮子的表演动作,一般皆模仿(拟)真狮子的各种生活习性,如:乱抖毛、搔痒、打滚、后脚直立等。其表演习俗:先“绣球引”,上场为“剪子步”,然后依次是“引四角”、“打四角”、“小红拳”、“上桌子”、“跳四方”、“打直楞”、“叨绣”(或滚绣球)、“筛尘”等,但次序有时也有变化。文狮的表演,在铜川、宝鸡、凤翔以及关中各县极为普遍。
武耍表演时,引狮郎手执绣球,不等狮子摆动,耍一个鹞子翻身,纵身跃上狮背,然后进行各种翻滚动作,犹如武士和狮子一场恶斗。武耍也表演“打直楞”、“跳四方”,但过多的动作是一套连一套的“小红拳”。其最惊险处,是引狮子跃上几个桌子支撑成的“假山”。这时,桌子上站着引狮郎和狮子,一上一下,上下相连,引狮郎的手,可以伸进狮子口中;扮狮子的两个角色,可以从几个相支撑的桌子上跳下来,动作极为敏捷,不露任何破绽,直令观众瞠目。这在一般农村,不论引狮郎,还是扮狮身、狮尾的两个人,没有一点武术基础,是很难胜任的;稍不注意,就会居高掉下,或两人脱节,摔成重伤。在配合方面,扮狮尾者在险要处跳跃时,要抱住前边扮狮首人的腰部,互相协调,向下跳跃,观者无不惊心动魄。
四、大头和尚戏柳翠
“大头和尚戏柳翠”,是民间传统的表演型社火,演耍起来,非常逗人、耐人寻味。其装扮:扮和尚者头戴大头假面具,身穿道袍,手执拂尘;柳翠扮演者多为男性,头戴大头姑娘假面具,身着丫环服,手拿花手帕。表演时,和尚先出场,走秧歌步,挥拂尘,做清扫、整理等动作。此时,柳翠扭扭捏捏相继上场,同样走秧歌步,舞动手帕。二人见面后,随之追逐、嬉闹、玩耍,并做足以表达互相爱慕和窃窃私语的各种动作。表演动作比较自由,显得滑稽、诙谐,饶有趣味性。此类节目,各地农村都可以选择角色表演。过去,常出现一些丑化僧侣以及男女之间的下流动作,在崇尚文明的乡村,现在已不多见。
五、彩船
舟船本是水上载物,民间流行“彩船”这种游艺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新石器时代,现今宝鸡和洛南一带,就出现釉船殉葬品,反映原始人进化到奴隶社会初期的一种渔猎生活。流传在陕西各地的“彩船”,是民间社火中一种载歌载舞,融说、唱、表演、舞蹈、工艺于一体的娱乐表演艺术,在城乡较为普及,群众喜闻乐见。
彩船,在陕南称“采莲船”,以地域不同于平原而艺术称谓有别;在关中、陕北,则普遍称为“跑旱船”、“跑船”。彩船用竹片扎成,外用纸裱糊,又以各类五色纸花扎于船沿及舱房周围,舱外挂着有各种形色的纸糊彩灯。船身下部用布或绸子围着,女角穿戏装,一人驾船(也有两个以上女角驾船;或两女角驾船,舱上又坐女童),轻脚小步绕行。表演时,常以一只或三只船组成表演队形。
除驾船女角外,每船另有一个由男角扮装的艄公,老生扮相,持桨作撑船动作,船身起动而表演开始。
在演出时,有的中间加唱;有的艄公和女角对唱;有的有专门的“跑旱船”词,或秧歌、小调词,如《小放牛》、《十二月女想娘》、《叫妹子》、《你看我难活不难活》、《走西口》、《吃大烟破产记》等;①(各地演唱的采莲船、跑早船、秧歌词曲,可参阅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由王仲一主编的《陕西民间社火词曲选》一书,上引词曲目,均引自此书。)有些还唱民歌或戏文。上述唱法除戏曲外,一般均和秧歌类同。有些表演中,还加有一个“推小车’,即由一个媒旦装束者坐于车上,一老翁打扮者推车表演,穿插于旱船表演之中。陕南一些县,在表演彩船时,除船姑娘在里边坐舱以外,船左右还跟一个手执棒棰的“胖婆娘”,手拿拂尘的“骚和尚”,不断摇“拨浪鼓”的“货郎子”,他们互相插走打趣,惹人发笑。这些,都增加了演出的趣味性。
彩船的锣鼓点,略同于竹马,但节奏不同,有些还伴以板胡等文乐器。
彩船不仅可在广场表演,还被当作走村串户的娱乐形式,关中各县均有这种风俗。
六、蚌蛤舞
“蚌蛤舞”为民间社火中的一种表演型娱乐。其制作:采取竹篾圈成,周围糊成一层一色的彩色纸,也有用彩布、绸料装饰的,如同大的蚌蛤。表演时,选同等高身材的少年(略低于蚌蛤,便于藏匿其中),结成对子,把糊成的蚌蛤扎在身前背后。双手张开时,可见少年站立,如同扇形;合闭时,则如同一个彩蚌蛤。一船社火队伍中的蚌蛤表演,多配上锣鼓伴奏,有时还有文乐器配合,行进按乐声节奏决定快慢。蚌蛤舞的演出,多为“哑剧”表演形式。
七、耍神楼
“耍神楼”本为汉族民问酬神社火,后来活动范围扩大,流行于一般社火之中。陕西的“耍神楼”,主要流行于韩城、合阳等地。“神楼”是一种木制的小神庙,形似轿顶,前有楼门,左右开窗,油漆彩画,十分美观。在庙中,安放着木雕神像。各村各社的神像不尽相同,但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或历史人物。“耍神楼”有文耍、武耍之分。文耍也称“送神楼”,上坐各种文神,如治水的“大禹”,捉妖封神的“姜子牙”等,配以节奏平缓的“走锣鼓”;武耍也称“闯神楼”,上坐各种武将、武神,如:“黑虎灵官”等,配以锣鼓助威。
“耍神楼”多在天旱祈雨的队伍中和庙会、香火会期间进行。一年一次的元宵节,也是必耍的节目之一。
韩城的“耍神楼”,曾参加过全国民间艺术表演大赛,享誉国内外。
[Page] 八、青瓷船
“青瓷船”是明末清初民间盛行的、独有特色的社火品种,后已不多见,现今大荔县两宜镇丰润村还保留这种活动。“青瓷船”是载有青瓷塔而行的社火船,故名。粘接青瓷塔的材料是上等青瓷器,如:盘、碗、碟、酒壶、酒盅等,由小到大齐备。制作方法:先用一大瓷盘作底盘,然后在盘与盘问(相隔约六厘米)用弹簧粘接住,粘好瓷盘以后,再用弹簧粘接瓷碗、瓷酒壶、酒盅等,粘成近一半的圆锥形瓷塔。船用木料制成,形如采莲船。船四周扎有放置瓷塔的木架,船头、船尾各放一座塔,船两侧各放两座,在船的四角挂彩灯八盏,船四角悬挂彩绸帷幔,中间坐驾船姑娘。因瓷塔船重约120市斤,一般由强壮男子扮女装驾船。表演时,有一位艄公持桨划船,时紧时慢,时倾时仰,表示激流险滩。此时瓷塔左右摆动,发出悦耳的撞击声,艄公与驾船姑娘,在锣鼓声中舞蹈对唱;跟在船尾的是一个丑旦,她随时见景生情,插科打诨,惹人发笑。青瓷间的粘接技术,一般秘不外传,故不能广泛流行。现两宜镇唯一能粘接瓷塔的,只有年逾七旬的老艺人张振声,他有一套四季粘接的不同用料的绝技。
九、耍落草
“耍落草”,本为汉族民间娱乐习俗,现还保留于一般社火之中,在陕西户县一带,常有这种娱乐。
其装扮:由“丑妇”(男扮)、“丑男”二人扮演。丑妇穿红衫,着绿裤,施浓粉,艳抹脂,两耳戴一双花炮,手中提一只竹篮,骑在牛背上,丑男牵牛前进,他们边走边抓哏逗笑,并悄悄将篮子中的草灰,撒在围观的小伙子新帽子上,或姑娘的花衫子上。这种滑稽活动,既可憎又可乐,人们并不反感。在社火行进中,“耍落草”一般放在最后,避免围观者拥挤。最后出现,等于向观众表示这场社火表演快结束了。
十、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是三原县西阳乡东寨村商人周金城所创,他于民国初年在四川经商,从当地学得这种娱乐,然后传给本村人,现已有70多年历史。“十八罗汉”由九个青壮年和九个儿童组成。其服饰:
青壮年上身穿云子花纹黑衫,下身穿红大裆裤,腰系白布腰带,头上紧扎红包巾;儿童上身穿白衫、云子花纹,下身穿花裤,头扎花巾,戴额子头盔,两鬃带黄表摺成的纸花,并垂吊两缕假发。表演套数共14套,计有:“白马分鬃”、“通天柱”、“辫蒜辫子”、“摆地轮子”、“蛇蜕壳”、“莲里生子”、“跑四门”、“蹬瓮子”、“双牌坊”、“立四柱”、“扇蛾”、“拜菩萨”、“过天桥”、“骑牛”等。其中如“过天桥”:九名青壮年各架儿童,成一字型纵队,等距离站立,然后儿童皆仰睡,头枕于后边儿童腿上,形成桥形,由前边一个儿童从“桥”上走过,架这个儿童的青壮年,迅速跑到后端,扶住最后儿童仰睡的头,作为“桥墩”,儿童轮流过去,一个接一个,然后起来转三圈。其它如“蹬瓮子”、“双牌坊”等,均有高难度动作。“十八罗汉”表演时,使用社火打击乐器,即大鼓、铙钹、马锣,鼓点与当地狮子、龙灯相同。
1989年春节,陕西省在西安举行艺术节时,东寨村的“十八罗汉”曾参加表演,受到各界观众的一致好评。
十一、板火对
“板火对”是民间社火中一种雅俗兼备的娱乐形式。最早表演“板火对”的是户县苍游乡三个村堡。三个村堡分别是振华威(此村原名真花硙,1940年抗日名将关麟徵回到他的出生地,随改名振华威,取意“振我华夏雄威”之意)、文义村、显落村。三个村堡都是千人以上的大村。据1987年病故的、时年逾90岁的清末举人张金言称,他从他祖父手里学得,距今已有200多年。
耍法:这三个村每年从腊月三十晚开始,到正月十五以前,每村有锣鼓几十副,人抬牛拉,仪仗队打旗护威,前边人驾着两米高的木板,板有30公分宽,上贴或上挂布幔,宽同一般布幅,上书写好的春联,三村逆时针方向顺转,谁家的“板火对”和谁家的“板火对”不见面,只有村里的文人、学士接待、评判、备酒、摆烟茶、放炮。这个村看了对联,有人不服,把本村写好的对联抬上,可以转到这个村显示自己的文品高尚。如振华威村的对联写下:“神州万里真花香,(隐寓真花村),江山一派气象新。”文义村看后不服,马上就写出:“旭日高升神州里,改革促成文艺村”(隐寓文义村在内)。如此赛对联、比智慧,促进了农村文化新风。据传,“板火对”是苏东坡和他的妹妹、妹夫,顺堳坞岭西游,游到苍游,发现这三个堡子风景秀丽,不忍骤离,就下坡转,拜灵台,游终南山,不
觉到了春节,民众敲锣打鼓,请他三人写春联。写春联时,苏东坡喝了酒,乘兴提出赛春联,你题上联,他对下联,并叫其妹当评判,群众围观,最后三人谁也不服。苏东坡元法,只得叫把对联贴到板上,请群众评论,有的写了上联,叫群众写下联;有人晚上也写,拉上板叫人看。最后,三个名士走了,当地人学习仿效,就流传到现在。三村的“板火对”,一直流传数百年,只“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约十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每年从不问断,而且规模一年比一年大。1990年春节,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拍摄的《关中风情》第四集,集中向国内外介绍了户县“板火对”活动的概貌,被誉为“神州之最”。
十二、排灯舞
“排灯舞”,俗称“跑排灯”,流行于铜川各县市。
“跑排灯”大体分两类:其一,是配合夜间社火活动,起烘托气氛作用,先以排灯表演开场,后以排灯围定场子,接着各种社火节目依次进场表演;其二,是在起照明作用的同时,以排灯做道具的一种舞蹈形式。
排灯是竖形立体木制框架,高约一米多,正方体形,白纸裱糊,外绘各种古代山水人物,顶端四角各插五色小三角彩纸旗,框内各点燃一盏油灯,表演队伍一般由8一16个男子组成。舞者头扎白毛巾若武士状,背插长柄纸花(也叫排花),上身穿对襟白衬衫,腰斜系白裙,由肩到腰斜系一串小铜铃;下身穿黑色或蓝色裤,两只脚腕分别系一串小铜铃,在锣鼓声中起舞,伴以胡哨声。舞蹈动作多为“躜躜步”,领舞者叫“头灯”、“二灯”,也叫“头马”、“二马”。其队形变化主要有“龙摆尾”、“跑圆场”、正或反“单掏”、正或反“双掏”、“白马分鬃”、“掏八字”、“辫蒜”、“扎角子”、“卷白菜”、“反绽”等,反复无穷,而一般都以“龙摆尾”或“白马分鬃”快速告终。
除上述社火品种外,各地还有一些特有的社火品类,如流行于铜川市前原的“二秃子打架”、南关的“火流星”和“打楗枷”;北关和印台的“老鹳”、“张公背张婆”;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的“倒骑驴”、“推车车”。流行于千阳县的《鹬蚌争魁》、《赶毛驴》、《蝶》;千阳县崔家头乡庄科村流传数百年的《猴舞》和寇家河乡龙槐原村的《八打棍》,别具一格。这两个节目表演技巧各异:《八打棍》为八人头戴英雄帽,腰扎红采带,手持五尺棍,分两队并列入场,共有五套架术对打,配以紧、慢、强、弱不同的鼓乐,有古代士卒上阵交锋的雄姿伟态,甚为稀罕。1957年调演,曾被评为省、地优秀节目。庄科村的《猴舞》,为该县的独特艺术,扮演角色多少不等,一般五、六人,主要运用气功,排练功力费劲;有些场面相似杂技、武术,相当奇险。无论平地“跟头”,架上“栽桩”,功底必须过硬。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